返回列表 发帖
围绕着水族箱中藻类防治问题的争议
围绕着水族箱中藻类防治的问题有很多争议,但对于达到同样目的所用的不同方法却很值得商讨。如对于如何使水族箱远离藻类爆发的危机这个问题的答案,应当是明确而无疑义的:一切非自然的方式和手段都不应被采纳,因为这样做最终都会对水族鱼类产生影响,而且最后是否真的能成功地控制藻类还颇值得商榷。

我特别提到这一点是因为在我面前有一本题为《藻类问题》的小册子,这里面的一些内容可能会使人,尤其是水族新手,发生概念混淆。由于你们各位也完全有可能看到这本小册子,因此我想在这里详细阐述一下为什么下面所列的一些讲法是不对且应当避免发生的。

下面列出我在这本小册子里看到的一些大胆和错误的说法:
1.底砂层厚10-20cm。

2.慢流速的过滤系统。

3.不要去干扰或搅动表层的藻类。

4.添加防藻剂。

5.轻微浑浊的水体

6.很少的光照。

7.间断的照明时间,指每天中断4-5小时(光照)

8.大量片状食饵。

9.氧含量,早晨:2.5-3.5mg/L,晚间:3.5-6.0mg/L。

从上述这些建议中的划线部分很明显可以看出它们的理论是认为水中的氧是罪魁祸首,必须努力降低其在水中的含量。而这样做却是完全违背了自然法则。要建立一个健康完美的水草水族箱,当正确地铺设底砂,并提供一切必需和必要的光照及养分,包括CO2的供给之后,很自然的,水草会大量释放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以提供水族鱼儿的需求。

接下来,我们就具体来说明一下:

1.过厚的底砂中由于缺氧,更易生成甲烷和硫化氢,使得底砂很快发黑。

2.正确的底砂厚度根据不同的水族缸尺寸一般在3-10cm之间。

3.给予少量光照和每天中断4-5小时这种建议是完全反自然的。这样做的后果不光只对藻类不利,对水草的影响的会更大。而且把正常的一天缩改为两个短日对热带鱼类而言更是违背其生物习性的。

4.正确做法是给予每日10小时左右的光照。

5.如果喂食过量,多余的食饵腐烂时不仅耗费大量氧气而且生成有机废物包括促进藻类生长的氮和磷。

6.正确的饲喂方法是让鱼儿能在数分钟内吃完为宜。

7.把dH值调节在1-2度会让水体酸度不足。较合理的碳酸盐硬度值(dH)应在4-8度之间。

8.夜间水族箱水体含氧量仅有3.5mg/L可是一项冒险,尤其考虑到晚上光合作用停止,一旦氧气耗尽,鱼儿就会窒息。

9.以自然水体含氧量低为参考是不正确的。水族箱的水量是有限的,而自然界水体虽然含氧量低,但量巨且不断循环更生,和水族箱环境不可同日而语。另外热带含氧合适的水体也不少。早晨水族箱水体含氧量在5mg/L左右是比较合理的。

最后来谈谈用化学药剂防治藻类。化学药剂的作用是基于抑制藻类生长,但同样也会影响到水草。要计算正确的用量以使得抑藻的同时不伤到水草,真真险过剃头,失败的几率远大于成功。而水草受的伤害越大,对藻类就越有利。

TOP

新建草缸基础
一、水草育成条件适度的照明Co2的添加 充足的肥料 〈基肥、液肥、追肥〉 水流、水温、水的硬度、PH值 健康的底床

二、水草缸基本配备照明设备:灯具:以萤光灯为佳,其价格较为低廉,选择时以高反射灯具较适合。 灯管:选择时以适合水草光合作用之波长分布655nm与460nm为主,不应只注重亮度。 二氧化碳添加设备 过滤设备:可分为圆筒式过滤、内部过滤等,过滤器大小应与缸子大小相搭配,但不宜采上部过滤。 加温设备:以底部加温为最佳。 底床:底砂、基肥、底床微生物。 定时器 温度计

三、水草缸设置的准备工作
1、决定鱼缸的大小、形状及放置位置。设置场所尽量避免阳光照射之处,如果是超大型鱼缸应考虑地板可承受之压力。

2、水草种植位置图:水草缸布置时最好於水草买入前先构思好所要做之水草造景,再依造景所需购买水草,按照所设计之造景图植入,在构思设计图时,水草种类的选定,应选择育成条件较接近者为佳,尤其是光的需求量、水的硬度最为重要;在其它搭配素材的选择,如流木、石头等..应注意其是否会影响水质,如含石灰质的石头,会使水的硬度提高。而流木或多或少含有带色物质,需泡水数日,使其吐色後,放入水草缸中较不会影响美观。

3、底砂:底砂的选择也要注意以不影响水质为原则;在设缸前,底砂需充分的洗净,并投入底床专用微生物。

4、水草:
a、 水草购买时,应选择健康的水中叶,较易种植。
b、 草买入後,应先经过消毒处理。
c、水草种植前,先分类处理,如有腐坏,不健康之茎叶都需切除。
d、栽植时,切忌夹碎水草末端或折断茎枝。

四、水草缸之设置步骤1、先将洗净的底砂,於缸底薄薄铺上一层,再将基肥铺置上去,再将底砂覆盖上去,底砂铺设宜采前低後高,其视觉效果较佳。 如使用底部加温,应先将加温设备架设好,再铺设底砂。
底床之高度,依鱼缸大小,其厚度亦有所不同,小型鱼缸〈75cm以下〉,其前景总高约5cm左右,後景高度亦不宜超过缸子高度之1/4;大型鱼缸〈90cm以上〉,依鱼缸之高度,所栽植之水草的种类及造景所需而有所调整,前景总高约8-10cm左右,而後景如栽植大型水草,其根部之延伸宽且深;其底砂厚度就需要厚一点,通常约15~25cm左右(其厚度主要依照造景所需而定)。

将造景的搭配素材,依照设计图,放在预定的位置上,并加以调整至最合适的位置。 3、放入1/3 ~ 1/4的水,放水时不宜太快,以免冲坏底床。(加入自来水最好预先曝气处理一天)可用小碟子盛水,使水慢慢溢出,较不易冲坏底床。

先将高度较矮的草,依预定位置植入。 再将水慢慢添加,此时可用吸盘将水管固定於缸壁上,使水慢慢流入缸中,此时水流亦不可太大;同时并依草的高度由矮至高,慢慢植入,如此草景便完成了。
如所种植之水草非常脆弱,要等水位至草的高度再种入,如此水草才不致折伤。

五、照明时间的设定
1、在初设缸第一周,其照明时间约3 ~ 4个小时,因此时水草还在适应环境,不需太多光量,如照明时间太长则 藻类容易滋生。

2、在设缸第二周,照明时间可增加为5 ━ 6 个小时。 3、设缸第三周後,照明时间则可慢慢增加至正常时间,8 ━ 10个小时。 4、开灯关灯最好采渐进方式, 不要全部的灯光一次全亮 ,宜采段以上开关 , 较符合自然生态
水草有睡眠时间,千万不可二十四小时给予照明。

六、二氧化碳的添加
1、搭配照明时间添加。
2、维持PH值6.4~6.8 3、添加量须适中,过少则水草生长状况不佳,过多易造成水中动物缺氧、死亡。

七、换水
在初设缸第一周内,换水频率及换水量建议,每隔2 ━ 3 天换水1/2 。 2、第二周後,每周换水一次,换水量约1/3 ~ 1/4 。
换入新水最好经过1天以上之曝气处理,加入缸中时宜缓慢加入。

八、液肥的添加
1、初设缸两周内,不要添加液肥。(水草在适应新环境时,暂时停止生长不吸收养份,如果添加液肥易滋生藻类。)

2、第三周开始添加液肥,此时液肥添加量减半。

3、第四周後则依正常使用量添加。

九、鱼、虾放养设缸第二周後,可放入黑壳虾及藻虾,先行清除藻类及杂物。
设缸第四周後,再放入所要饲养的鱼只,放入之数量不宜过多。〔如60cm水槽约放40只的灯科鱼〕 鱼虾放入时要注意PH质及水温等水质的调整,先将袋子放入鱼缸中,约15分钟使水温中和,再将缸中的水,利用风管导出,与鱼虾之原本的水慢慢混合,时间约15分 ━ 半小时後,再将鱼虾整袋置入缸中缓缓释出。 请选择适合水草缸之鱼只放养,如灯科鱼、神仙。。。。。。等。 鱼只放养时,要注意缸中水之容量,及鱼只的大小,来决定鱼只的数量。

十、温度设定水草缸最佳的温度设定为22oC ~ 23oC,但配合鱼只饲养,可於24 oC~26 oC之间作调整,温度设定後,尽量保持稳定。
夏天温度过高时,可使用冷却机或用小型风扇散热,最好是能将灯具架高,以提高散热效果。

十一、水草缸的保养
1、定期换水:以七天换一次,换水量为1/3 ~ 1/4 为宜。

2、水草修剪:当水草影响整体景观时需加以修剪有茎水草:一般皆可直接从上面修剪到需要之高度,如水草老化时,剪下上 端部分植入,将下面老化部分拔除,例如: 珍珠草。 无茎水草:只需将枯黄之叶片修掉即可,如有走茎生长过於凌乱,则可将多余的走茎剪掉,将水草拔起即可。

3、藻类的防治与清除防治方法:
a.适度的光量与照明时间。
b.适当的肥料添加(避免使用硝酸盐类的化学肥料)。
c.鱼只喂食不可过量。
d.缸中可放入藻虾、黑壳虾、小精灵、青苔鼠、小茶壶。。。等食藻生物。

清除方法:
a.在换水前先将附著缸壁之藻类刮除,换水时尽可能将藻类吸除。
b.水草之叶片有被藻类附著者,应将其叶子剪掉。
c.如底床之底砂有严重藻类附著,应将附著藻类之底砂清除,再补入新的底砂。底砂层尽量种满水草,避免光源照射底砂而生藻类。


4、萤光灯管之更替:萤光灯管在使用时,光度会随时间渐渐衰退,故建议使用四个月後更换,更换时不宜一次全部更新灯管,宜采逐一替换,最好每周更换一支灯管,使水草渐渐适应新光源。

5、滤材的清洗:宜用换水时,水草缸中抽出之水清洗,不可直接使用自来水清洗,避免滤材之益菌被杀死,清洗後应即时装入水槽水中,避免益菌死亡。

6、鱼只的喂食:每天少量喂食,最好不要有残饵,如喂食过量易造成水质恶化。

7、肥料的添加:
液肥:以每日添加为佳,视水草之生长状况斟量减增。
追肥:
a、底肥需求量大之水草,如球茎类水草,宜在根部附近追加追肥。
c、 当底肥逐渐衰退时,可追加追肥。

8、水质的检测:需不定期检测水质,可有效的了解水草缸之状况,如缸中水草及鱼虾状况有异时,则须立即检测水质,以谋求对策。一般水质检测项目:亚硝酸、PH质、水的硬度〔KH、GH〕。

TOP

养 草 用 灯 光 选 择 全 公 略
一般来讲,家庭水族箱所用的灯,从类型划分,大致有三种:
1)荧光灯——即最常用的“管灯”
2)卤素灯——类似街边的地下城市彩灯或大楼的楼体照明灯(都是晚上装点都市夜景的)
3)pl灯——双管节能灯
从作用上划分有五种:
1)草灯
2)鱼灯
3)杀菌灯
4)爬行动物灯
5)软体动物

(1)荧光灯的草灯友分四种
一、三基色灯(也叫太阳管)
人眼最明感的光谱在绿光左右,而植物(如水草)生长所需的光是红光和兰光。把这三种色混在一起,就是三基色。由于是利用灯管中填充的稀土而发出三基色,所以也叫“稀土三基色”。其典型代表为:飞利浦的super-80系列的 865,亮度高,草长得不错,而且便宜(十几块钱一根),我用得最多的就是这个(两头是绿色)喜万年 sy860 6000k色温 贵一些 四十来块其次,佳宝的管也可以,而且便宜。(进价是6块,大家注意了,开价一般12)nec的管子,其实很好,但是假货比真货多的多,所以还是躲着点为好
二、全波长光管
众所周知,太阳光有红、橙、黄、绿、青、蓝、紫,还有红外、紫外光。70年代,科学家认为只给水草一种波长的光,有利于他们生长;后来被推翻了,自然造就一切,太阳光也是水草生长最好的光源。所以,人们开始完全模拟太阳光,(当然不可能模拟到一样)这种灯管就是全波长的
三、水草管
就是在二中提到,它只含植物生长所需的红、兰两种波长的光。现在基本不用了,三基色就是在其中再加上人眼容易感知的光谱(有利于观赏)做成的
四、超光管
与三基色类似,只是更亮,色温更高(达10000k,三基色6000~6500k),代表产品为:喜万年 sya系列 要五六十块

(2)鱼灯
就是常说的红灯管。其实就是为了照在鱼身上、草上、缸里面,看着好看,没什么特别的。这可不是紫外线杀菌灯,不少人在这上面受骗。

(3)杀菌灯
淡紫色的光,每次开灯不能超过5分钟,要不鱼受不了(其实人都受不了)。最好不直接照鱼,只照经过顶部过滤盒的水

(4、5)爬行动物灯、软体动物灯
我不懂,就不说了
注意: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照明灯管是不能用来给水草照明的! 它仅含有人眼最为明感的一种波长的光,根本不能满足水草生长的需要。在好的名牌货,
也养不好(养不活)水草。
再来说养水草,除了荧光灯(主要使用于80cm以上的缸)还有卤素灯和pl灯
先来说卤素灯:
首先要说明的是,这东东,不适合一般爱好者家庭使用;而是发烧友的最爱。个头大,需要大镇流器,发热量急高——烫手能起泡。它的优点在于,光的强度大,亮度高,穿透力强。荧光灯发出的光穿过50cm深的水后,不同波长的光分别减弱30%~50%(具体数据大家再参考专业文章吧);而卤素灯的光,穿透50cm水,几乎没有衰减,所以它特别适用于水深50cm以上的大型水族箱卤素灯的安装,不像荧光灯、pl灯那么简单,它要愛装再水族箱的正上方距离水面半米左右。由于开灯时,灯体发热量极大,所以,灯泡下方要有保护玻璃,以防有水溅到灯上玻璃炸碎。它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耗电量很大,动辄100、200瓦,最小的好像也有70瓦。
pl灯——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节能灯,而且,就和我们用的节能灯是一样的。只不过,日常常用的节能灯大多是四管螺口的或是吸顶的圆形、四方形管而我们放在水族箱上面,四管的会浪费两个管的光,吸顶的又不好固定,所以,水族用的以双管插拔管为主。只不过这种管要外接镇流器,没有螺口的使用方便(已经内置整流器)pl灯也有色温之分,2700k的黄光,4000k的柔和光,6000k或6500k的日光当然要日光色拉(除非你很喜欢柔和色,也可以的)关于插拔灯口的标准:大概有两大种2针的和4针的。2针的一般还有个螺口底座,灯管多一半是四管的。4针的也分大小:大的2g7标准、小的2g4标准就是左右两组针之间的距离:7mm和4mm)18w及以上的大都是2g7的,11w 及以下是2g4的。

推荐型号:
飞利浦 pl-s 系列(2g7) 11w 9w 等小功率型 4000k的840、6500k的865都有(还有2700k的827,不要买) 三十来块(各个瓦数相差不多)

飞利浦 pl-l 系列(2g4) 18w 24w 36w 55w 等 只有4000k的840没有865(还有2700k的827,不要买)欧司朗(与佛山合资的) dulux s/e 系列 (2g7) 各个瓦数都有寿命略长,比同瓦数飞利浦贵2块
佛山牌 纯国内独资的(以前与欧司朗在一起,现在两个老板分家了)没什么具体型号,就是 xx瓦 xx色温 (2g7) 价格是欧司朗的一半最后说一下镇流器。
以上三大类灯都需要镇流器。虽说老式的电感整流器,也可以使用,但是它有明显的缺点:
1)需要起辉器(憋火儿),启动时闪烁,费灯、毁眼
2)沉重、体积大
3)费电
4)寿命短
现在电子镇流器已经广泛使用,除了贵点没缺点(与电感整流器比)。有一种
也不用起辉器的,其实只是在灯管两端加个电感线圈。虽然也轻巧,但是,
寿命、质量都极差,不要使用!
使用镇流器(无论什么式样)都要注意的是:瓦数要与灯管匹配!
其实不一样也能量,但是,由于电流大小的出入,两者的寿命都会急剧降低!
关于购买:记清型号,到灯饰城购买是最好的选择。灯饰城一批发为主,价格
便宜而且没有虚价,货也没有假货。(喜万年在灯饰城找不到)
色温、照度值、流明值等概念。参考:

在这里我想用深入的讨论k数与光之关系
人类之眼睛其实是很差的,光之中除了红、橙、黄、绿、青、蓝、紫之外,还有红外线及紫外线;红外线及紫外线人类是看不到的,而每种颜色都有他自己之波长,了解光线中各种波长对水草产生的影响后,将能更得心应手的为心爱的水族箱选择正确的人工光源。
色温(color temperature)即k数:

在物理学上,色温是指人对光的视觉感受或印象,其单位是k,k质越高,光色越偏蓝色或紫色,会让人有冰冷、清凉的视觉感受;而光的k质越低,表现出来的光会较黄色和红色,暖色系的光会给人温暖的感觉。

照度值(lux)
指单位面积所接受的强度的度量,即人造光源所发射的流明值照射于物体上每平方米所接受光量的值。物体距光波愈近接收的流明值愈多,反之则愈低。

流明值(lumen)
即人造光源如灯管、灯泡发出光束的总通量,(lumen)单位为lm。流明值愈高表示亮度愈强,反之愈弱。

k数(色温)等于颜色吗?
答案是不。

因为光线在不同之波长下(nm),才有不同之颜色;例如:紫外线会在400nm以下,人类肉眼无法看到紫外线,无论是对动物或植物均有害;蓝—蓝绿色光会在400-500nm内,叶绿素主要利用红、蓝光来行光合作用,此波段对水草光合作用的贡献仅次于橙红色光波,此外,由于波长愈短透光率愈强,因此蓝光区光线的透光率在水深60公分时,其光照度仍可维持不变;绿、黄光在500-600nm内,由于绿光照到叶绿素后会被反射,无法吸收利用,因此这段光波对水草的光合作用帮助极少,不过水草的叶绿体尚有少量萝卜素、叶黄素等光合色素,它们还会吸收绿光,并藉以行光合反应,绿光区的光线的照射到40公分深左右时,光照度会递减成原光源之70%;橙黄—红色光在600-700nm内,叶绿素对红光及蓝光的吸收力最强,而相较之下,红光又略胜蓝光一筹,所以此段光波为水草行光合作用最有助益,此外,由于红光区光线的波长较长,因此与蓝光及绿光相比其透光率最差

光质在植物生长及生理作用扮演着极重要之角色,太阳为全光谱的光质,所以人工照明灯具当然应选择与太阳相似全光谱之灯管为主,再配合不同水草的特性,以其它灯源辅助,例如绿色水草可加强红、蓝光质;而对红色水草可加强绿光区及蓝光区的光质对其生长及色泽有明显之作用。

波长较短之蓝色光,有使水草矮化、呈横生及使叶片肥厚等作用,此光谱之灯管适合放置于前景草上,而红色波长较多的光照,有利于叶片发芽及向上生长

TOP

藻类防除
水草缸,总避免不了要发生藻类。一旦藻类发生严重时,则影响水草的正常生长,同时也影响水草的观赏效果,没有哪个水族箱能做到不生长藻类,少量生长的藻类并不破坏你的景观,而大量藻类蔓延生长在沉木、石块、水草上,相信没有人再会认为这是一种自然的美。水草是活的有机体,和陆地上的植物一样,也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疾病,这是很正常的现象。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大量藻类呢?
1、长期不更换造成的不良水质。
2、不正确的照明。
3、过多鱼群造成水质变坏。
4、稀疏生长的水草群、过于稀少的水草在种植期间很容易引发不必要的藻类蔓延。
5、错误的引入带藻类的水草品种。
6、不良的肥料或者添加过量的液肥等等都是藻类滋长的原因所在。那么,该如何解决水草生长不良和患疾病的问题呢?这就需要我们平时细心地去观察,了解水草生长的规律和发病的特点,如果不喂活铒感染真菌、细菌、病毒等的病害的机会则很少。只有定期换水才能有效地预防藻类的发生。水箱内一旦发生了藻类,要想办法利用以藻为食的鱼类、利用生物防除。这是防除藻类的有效途径。黑玛丽、青苔鼠,是吞食藻类的好手。但是,切记不要放养一条鱼,因为这些鱼都是以群聚生活的。如果一种鱼类放养单条鱼,往往会失去其食藻的习性;若放养数条,则会增强它们互相竞争抢食的特点,使之变得更活跃。对藻类的另一个有效方法就是连续每天换1/4-1/5水,3-4天就见效,当然此间需要适当缩短照明时间以及停止添加肥料。藻类一旦过多,只有耐心地将沉木、岩石等取出来清洗,而水草叶茎上的生长藻类就只能一一修剪掉;同时以后的日子里需要注意换水;减少照明时间、光照强度;减少施肥等等因素直到藻类彻底减少。 藻类并不是无法根治的,只要平时多作一些预防,多注意自己的操作环节是否错误,那么至少比等到它大面积蔓延时再清除要容易得多,一缸正常生长的水草造景并不容易发生藻类肆意蔓延的现象。

TOP

水草常见的疾病
缺钾症症状:水草在生长的初期如果缺乏钾,并不会有明显的症状出现,但是,生长进行到了某一种程度之后,症状便会从水草的开始老叶发生,渐渐殃及新生的幼叶。这是由于钾在水草体内最容易移动,所以,缺钾症状首先会发生在水草的老叶部分。其症状表现为老叶先发生红紫色乃至褐色的斑点或叶边周围发生黄化现象,最后波及整个水草叶面。但是,在尚未波及全叶面之前,水草的新生幼叶也会开始有症状出现,叶体色泽由绿色转变为褐色。此病症发生于皇冠草属时,病症尤为明显,具体表现为:叶片出现红褐色的斑点,数量不多,但大小不一;此外,新生的幼叶,尤其是在顶芽部分整个区域会变成褐色。
病因:缺钾症主要是铵聚集而引起的并发症,时常发生于久未施肥或者缺乏营养肥料的水族箱。钾若缺乏,水草体内的胺基酸便不易形成蛋白质,就容易导致铵的聚集而中毒并发生病症。处理方法: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赶快补充肥料,尤其是钾肥。在添加适当的肥料以后,病症将得到控制和改善,不会再有继续发生。但是,原先已经带有症状出现的水草叶面则无法排除及还原。换句话来说,就是--要控制和防止此病情的恶化非常容易,但是,要使得病的水草恢复健康的状态仍旧需要一定的时日。
缺铁症症状:在水族箱中新种植的水草,在顶端叶面部位的2-3对新生顶芽发生白化透明现象,而水草其他部位的叶面没有这种现象。病因:这是由于水草缺乏铁质无法形成叶绿素所引起的病症。铁为水草中移动性最小的元素之一,因而很少会由一个组织移动到另一个组织。铁质虽然不是构成叶绿素的成份,但是叶绿素的形成必需要有铁质存在。铁质缺乏时,水草就会发生白化透明现象,尤其是在初期生长阶段的顶部幼芽出现的症状最为明显。例如:将一株原本铁质供应情况良好的皇冠草,移植到缺乏铁质的新环境中种植,就会发生在随后的生长过程中,新生的叶片出现白化透明现象,而老叶部份仍然保持原有良好的绿色状态。处理方法:
造成缺铁症的原因有很多,尤其是品质不良的一些铁肥在添加后极易被氧化沉淀形成无效铁,或与水质中的磷酸作用形成不溶性的磷酸铁而沉淀,也有可能是本身添加的铁肥中的铁质的含量就不足。所以,建议追加一些品质优异的铁肥,大约一星期后就会有明显改善。此外,为了防止类似的情况而再度发生发生必须多注意铁肥的供应是否足够,以及记得改用品质优异的铁肥。

TOP

水草病害与藻害
水草在现代水族箱中占居了很重要的地位,水草在生长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病状,严重的造成枯枝叶黄、甚至根腐枝烂,严重的影响了观赏,对热爱水草箱的朋友,那简直是...... 其实,水草长势不好大多数是由于缺乏养分而引起的,而感染性的病害如真菌、细菌、病毒等,就比较少。主要是因管理不善,而引起水草生长不良,软体动物及鱼类的伤害,也会使水草表现出各种症状。 藻类是水族缸中的一大害,也是水草的大敌。它主要粘附在水草叶面、水箱壁以及过滤设备上。严重地影响水草的光合作用。若不及时地清除,势必造成水箱内环境恶化。

(一)菌类病害
1.烂叶病 烂叶病是一种感染性的病害。当病菌感染水草后,叶片上起初出现水渍状褐斑,后渐发黄,乃至全株叶片呈纤维状溶于水中,若与健康叶相接触,很快就会传染。导致此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水草在运输途中,因温度过高,促使细菌滋生而感染。随之,购买者买回水草时,将感病的植株混杂在健康植株中。如果不及时清除,就植于水箱中,病菌很快会传染开来。 防治此病的方法,一是要及时剪除感病的叶或茎。若是丛生型水草,去掉病叶后,隔开放在另一容器里,并观察其发病的进展,一旦发现有新的症状,立即用0.2~0.5毫克/克的硫酸铜浸泡,来杀死病原细菌;二是将水箱的水温降至20摄氏度以下,控制病原细菌的繁殖。
2.水羊齿病 水羊齿病主要发生在铁皇冠、黑木蕨等水生羊齿类水草的叶上,病原也是一种感染性的细菌。被感染的叶尖或边缘部分,呈现半透明状的浅褐色斑块,与健康植株接触后,易于感染。 发生此病的原因与水温偏高有关。故防除此病应及时剪除病叶,然后降低水温至20摄氏度以下为宜;并精心养护,以增强植株本身的抗病能力。 3.椒草病 椒草和其它水草相比,因植物体抗病力较差,而容易感病。病原是一种细菌。感病植株的叶片边缘或尖端,呈现出半透明状的淡褐色斑块,以后慢慢地溶于水中。发病原因与腐烂病相似。感病严重时,使整株的叶片溶化掉,有时感染周围的植株。 防除此病也只有降低水温,并频繁地换水,去掉病叶或病株,减少病原。因水箱内有鱼类等生物,水草发病不宜采用药物治疗。

(二)生理性伤害
1.光照不足 水草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光照不足,会降低水草的光合强度,同时也就影响了水草的正常生长发育。如红柳、红蝴蝶等红色水草,因光照不足会使叶内的花青素减少,而叶绿素增多,以后就逐渐地变为绿色,原来那种艳红夺目的色彩慢慢地消褪;绿色水草若在光照不足情况下,也表现出黄化、植株纤弱、生长不正常。如果把它放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水草又慢馒地恢复了正常,叶色也翠绿欲滴;红色水草也变得艳红耀眼。因此,要加强光照避免光照不足而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
2.水温过高过低 水箱的水温过高,使水草的叶片或幼嫩部分发生的伤,导致落叶或黄化等现象发生,严重时,叶片易于腐烂和溶解。水温过低的话,对多数热带或亚热带水草的生长发育也会有影响。如植株体内的代谢机能降低,并停滞生长。有时也使植株全株或局部发生坏死、烂根等症状。
3.脱水现象 水草的脱水是一种生理现象(烧枝),其原因主要是施肥过多所致。因水中的总离子浓度高于水草体内,发生了渗透作用,于是就出现缩水现象。发生轻微时,叶形变小,幼叶卷曲不伸展;若严重时,全株叶片脱落,渐而腐烂死亡。

(三)生物机械伤害
1.螺类食伤 螺类等软体动物是清除水箱藻类的帮手,但有时为了补充食源,螺类也为害水草。被伤害的水草,叶茎残缺不全,往往会影响观赏效果。此外,受伤处也易被细菌感染。解决的办法只有迅速地移走螺类。
2.鱼类损伤 一些种类的热带鱼在原产地均以水草作为食源。现在作为观赏鱼来饲养,虽喂的是人工饲料,但仍改不了吃水草的习性。所以,在水箱里避免养像泰国鲫。八字娃娃等食草鱼类,还有些鱼如皇冠泥鳅等虽不吃水草,但有掘穴的习性,因此也伤害了水草的根系部分。

(四)藻害种类
1.红藻类 红藻(包括刷状藻和须状藻等)对水草的破坏性较大。其特点喜于明亮场所滋生,所以玻璃壁和沙砾上都附生着红藻类,严重时有碍于观赏。须状藻为害水草时,则呈卷曲状附着于叶的尖端;而刷状藻在水草叶面、茎及根上长出厚密的刷状物,类似于陆地上的草坪。
2。 绿藻类 绿藻的种类很多,有丝状的,也有斑点状的。丝状藻类一般附着水草而生;斑点状藻却附在玻璃壁或水榕类等水草叶面上。若丝状藻附着在鹿角苔等水草上,则很难除净。
3.蓝藻类 蓝藻是一种危险性的藻类,很容易发生在初设的水箱内。其特点就是繁殖快,生长迅速。附生在水草上时,形成一层脂膜而抑制水草的呼吸作用。
4.褐藻类 褐藻多发生在初用的水箱里,而水中硝酸盐含量高时也有褐藻发生。此藻一般呈茶褐色的薄膜状附生于叶面或玻璃壁上,用手指轻轻一擦,立即脱落。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光线不足,水草的光合作用也不佳,以及水中含氧量过低等因素,导致此藻为害。当水草生长旺盛,环境趋于稳定时,此藻也随之消尽。(

五)藻类防除
1.藻类的预防 我们种养水草的水箱,总避免不了要发生藻类。一旦藻类发生严重时,则影响水草的正常生长,同时也碍于水草的观赏效果。但只要我们掌握了水草的生长规律、水质以及其它环境因素,控制藻类发生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如果水箱内磷酸盐含量过高的话,这就有利于蓝藻、须状藻及刷状藻类的大量繁殖;还有硝酸盐含量过高,也是多种藻类的营养物。因此,要定期测试水箱内磷酸盐和硝酸盐的含量,以及定期换水,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藻类的发生。
2.利用生物防除 水箱内一旦发生了藻类,首先要想办法利用以藻为食的鱼类、螺类或虾类来消灭,这是防除藻类的有效途径。但是,不要放养一条鱼,因它们在原产地的自然环境中,这些鱼都是以群聚生活的。如果一种鱼类放养单条鱼,往往会失去其食藻的习性;若放养数条至数十条鱼,则会增强它们互相竞争抢食的特点,使之变得更活跃。
(1)食藻鱼 爱食藻类的鱼介绍几种如下。泰国飞狐:这是一种能有效清除藻类的鱼,它主要吞食绿藻和硅藻。胡子异型:它对吞食硅藻是最有效的理想鱼种。鞭尾鱼:和胡子异型一样,是吞食硅藻和绿藻的鱼。青苔鼠:也是吞食绿藻的好手。黑玛丽:专门食藻类的嫩叶,特别偏食于毛藻,属于狼吞虎咽的大食客。除此之外,还有小精灵、孔雀鱼、花间吸鳅和皇冠豹等都是食藻的理想鱼种。
(2)食藻软体动物 螺类主要是取食玻璃壁上的绿藻,但是,当它食完绿藻后,在无食源情况下,转而要取食水草了。因此,当它食完藻类后,及时将其转移掉。除螺类,还有石卷贝、逆卷贝、金苹果蜗牛、苹果蜗牛等,都是以藻类为食的软体动物。
(3)食藻虾类 食藻的虾有,红尾虾、黑壳虾、南沼虾和大和沼虾等。主要摄食绿藻和须状藻类。利用虾类除藻时,不宜放养过多。若大多了,则很快地将柔软的水草一扫而光。

TOP

种 草 心 得
水:
1.草缸和鱼缸的不同之处是必须定期换水,我也试着偷过懒,本来一星期换四分之一水(有时多点),一次因为忙,隔了半多月才换水,结果藻类猖狂泛滥,原想省得劲全部加倍返还!伺弄了大半天休息日,累了个贼死。

2. 换水时要注意的是水温。温度不要差异太大,一般低个1-2度没关系,宁低勿高。夏季很好操作,直接自来水除氯后就行。冬季就要加点儿热了,我用的是太阳能或燃气热水器的热水,除氯用的是市售的“鱼乐宝”,效果很好,且价廉。

3. 换完水后最好晚上关灯后再添加液肥,但像水质稳定剂、除藻剂之类的化学试剂我是不用的,建议鱼友们轻易也不要用,因此而产生的副作用在短期内是很难体现出来和彻底消除的,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

我就遇到过这种情况,记得是3月份,草缸里绿藻、黑毛藻长势凶猛,尤其是黑毛藻看了很恶心。手工清除费力费时,且效果甚微。于是乎想到了除藻剂,在反复犹豫之后,尖着手指试着放了说明书上量的四分之一,过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从表面上看没有任何反常。由于害怕破坏草缸生态,没敢再加除藻剂。不曾想一个星期后,本来生机勃勃的墨丝开始从梢发黄,鹿角铁从芯里变成深棕色。半个月后,墨丝几乎黄完,鹿角铁叶黑了大半,这中间我是三天小换水,六天大换水,始终没能挽回这种局面。可我始终也没有从加了除藻剂上寻找原因,以为我加的量很小,麻癖啦。直至一个多月后这两种草才逐渐恢复生机。
有个行家跟我说过:玩鱼就是玩水,水玩好了鱼自然也就养成啦。


草是缸中的主角,选什麽草、种什么位置、造什么景、阴阳性草如何搭配确实有很多讲究。初学的鱼友可在种草前多看看,多问问,确定好自己喜欢的类型,不要急于动手。正所谓要胸有成竹。也可以参考别人来一个克隆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先练练手。要认真听取别人的经验,避免走弯路、搭银子。
养草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自然淘汰的过程。在别处长的很好的草,在你的缸里不一定就能长好,甚至未必就能成活。当然这里还有很多其他因素了,如:灯光、水质、过滤、施肥、温度……等等。

1. 种草首先要简单化。品种要少,数量要足。切记不要总“百草园”。

2. 造型要有个性。前后景要错落有致,甚至一块石头、一丛草就能造出一个很有品位的小景来,看过苏州园林的朋友一定能从中悟出些东西来。

3. 要会舍弃。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发现在自己缸里生长缓慢,缺乏生气,或个体太庞大疯长的草,再名贵也不种。生长缓慢的草易生藻,疯长的草太霸道,影响其它草的生长和造型。我就舍弃了如:大卷浪、绿荷根、红旦、网草、珍珠草(太旺盛了,受不了!)经过一个舍弃的过程,你的草缸一定会十分美丽、简洁和和谐。
4. 巧修剪。有茎水草生长较快,不好保持造型,要勤修剪。这中间有两个问题:一个是保持造型;一个是繁殖壮大。要保持造型时就要贴近沙面齐根剪断,取其合适长度重新插回原根旁即可;要想繁殖增数,可拦腰剪断待其再生新芽。
此类草有:红柳、大宝塔、小圆叶、金钱草等。其他阴性草生长较慢,一般很少修剪,我们还只嫌它长的慢呢。

有草就会生藻,这也是鱼友们十分头疼的一个问题。当然,一点藻没有的缸是没有的。生了藻就要除藻,
1. 加强换水和过滤,定期清洗过滤器,保持良好的过滤,(注意!用换水时原缸里的水洗过滤材料,尽量少破坏硝化系统);

2. 手工清除。用牙刷清除绿藻,用刀片清除缸壁黑毛藻 。草叶上的黑毛藻有碍观瞻的坚决剪掉,小块石头可拿出来进行清洗;

3. 养些工具鱼。如黑玛丽、金苔鼠、花椒鼠、小精灵、河虾、黑线飞狐等等。我不主张养清道夫。

4. CO2是必不可少的。
经过以上方法养水、养草,水质会越来越清澈透明,可以说能和纯净水相媲美。稳定的生态一旦建立起来,管理相应也就省劲多了,可以说此时是看的多动的少了。
好了,该说鱼了。


草缸美不美,选鱼可是个画龙点睛的事儿。因为我也是初次玩草缸,选的鱼品种多了点。如果再设新缸的话,我一定只选一种鱼,一色的小型鱼。个人观点:品种一定要少,品质一定要高。如:红鼻剪刀、电光美人、形形色色的灯类鱼,只选一种,弄他个百八十条的,那个得劲!那个美!

TOP

水草栽培的术语
生物脱钙作用当水中缺乏二氧化碳时,植物能从硬水中(碳酸盐)中得到二氧化碳。首先,植物分裂碳酸氢钙成为二氧化碳和碳酸盐。这将导致PH值上升,大量的不溶性碳酸盐沉淀,在叶上和底质上形成粗糙的沉积物。 有一些水草例如Vallisneria能够破坏碳酸钙并获的二氧化碳,这将进一步增加PH值,生物脱钙因此导致了水比以前10~100倍的碱性。而在黑暗中,这个进行相反的过程,PH值有相当回落。因此PH有一个较大的变化,对鱼或其它的动物的生存有很大的威胁。解决办法是增加足量的CO2到水中,并有一定量的碳酸盐用来缓冲变化。阳离子交换能力 (CEC) 量化为植物取得提供储备营养的媒介的能力,就是阳离子交换的总数,或正电荷离子,媒介能吸收的每单位的质量或溶量。通常标准是一毫克相当于每100g 或100CM3(meq/100g,或meq/100cm3), 一个高的CEC值表现为保持有植物所需营养所要求的肥料,媒体有一个高的营养保持能力。 媒体表现为经过滤去,高的CEC保持有营养。此外,高CEC提供了一个对突变的媒介的盐份和PH波动的缓冲,离子交换中,重要离子的复杂交换吸附力依次为钙(Ga2+) > 镁 (Mg2+) > 钾 (K+) > 铵 (NH4+)和钠。微量元素吸附微粒包括铁(Fe2+ and Fe3+), 镁 (Mn2+), 锌 (Zn2+)和铜(Cu2+)。 阳离子聚积在媒介的负电荷周围,直到它们被释放到媒体溶液中,一但释放,阳离子就被植物的根吸收或交换其它的阳离子到媒介中,阴离子交换能力,除阳离子之外,一些媒介中保留很少的阴离子,负电荷。尽管如此,阴离子的交换能力通常不予考虑,允许阴离子如硝酸根 (NO3-), 氯离子 (Cl-), 硫酸根(SO4-)和硫酸氢根从媒介中滤去。 叶绿素植物的绿色物质,光合作用所必需,通常存在于分离体中,并且仅仅在有光线和活细胞有铁时才能存在,提取时得到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混合物,还有不同量的其它色素(如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光合作用 借助于光、有时借助近红外光或近紫外光来完成的化合物的合成作用;尤指当含叶绿素的细胞(如绿色植物的细胞)受到光照射时,其中所发生的由二氧化碳和氢源(如水)生成碳水化合物的过程常量营养元素 植物所需的大量营养元素,氮 (N), 磷 (P), 硫 (S), 钙 (Ca), 镁 (Mg)和钾 (K). 微量营元养素植物所需的很少量营养元素,铁(Fe), 锰 (Mn), 铜 (Cu), 锌(Zn), 钼(Mo), 钴 (Co), 和硼(B).块茎一种肿胀的根或地下茎,有储存养份的功能,如马铃薯。根茎 植物地下茎的一种,一般呈长形,横着生长在地下,外形像根,有节,没有根冠而有顶芽。如莲、芦苇等的地下茎扦插用母体枝节无性繁殖成幼苗:将植物的枝插入土壤生根长成幼苗的方法。碱性土壤 土壤含有金属:钙,镁, 钡,锶 和 和它们的矿物盐。 互生叶单叶交替生长在茎枝上。 两栖具有可一生长在陆上和水中的能力。 厌氧型生物 生存在缺氧环境中的微生物。 被子植物 植物种群的一种,植物的种子包在成熟的子房里。 水生植物 生长在水中的植物。

无性繁殖 不需要雄性和雌性的性细胞的结合的一种繁殖方式。 叶腋 在一个枝和生长在其上叶的交叉点。腋生的 生长在叶腋上的 羽生叶象羽毛一样,叶子的样子是单独的小叶生长在叶柄的两侧。 苞叶花未开时包着花朵的变态叶 鳞茎, 地下茎的一种,储存养份。洋葱和郁金香都是鳞茎。
b>螯合剂 合成的有机酸,含有多种植物可吸收的微量元素萎黄病失去了叶绿素, 常标记铁的含量不足复叶 由许多单个小叶组成的叶心形叶叶的形状象心脏栽培变种人工栽培种类分割繁殖将植物的块根切成小块,每个小块生长成为新株的繁殖方法露水生水草 根和部分生长在水下,其余部分生长在水上附生植物的一种植物和另一种植物生长在一起,但不是寄生地方性的特定地区的唯一种类发育营养正常促进剂用于溶解营养,常导致污染丝状叶象丝一样的叶 叶状体橛类的“叶”食草类动物以草为食的动物杂种杂交产生的子代种系节点区在茎上两节点中间的区域叶片 植物的叶子的阔而扁平的部分矛尖叶象矛头的叶红土热带地区含铁丰富的土质,形成于多雨,高热的环境单叶复叶中的单个叶线形叶 长且窄,象草或带的叶 单一栽培单一种类的植物的大群体多羽叶叶是由单个的子群小叶组成新热带区的中美洲、南美洲地区的热带区茎节植物的茎生叶或根的部位分枝 从母体生长出的匍匐枝幼苗 (湖泊、池塘等) 贫营养的 缺乏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卵形叶象蛋的形状一样的叶沼泽地洼、潮湿、积水的地带梳状的叶象梳子的叶 花梗单个花的茎 叶柄一种支持叶片的柄,常圆柱状,有时扁平羽状叶叶象羽毛状多态叶叶具有多种形态的 总状花序象穗的一组花,但每个花有各自的柄。肾形叶叶的形状象肾无柄的(叶、花) 直接生长在植物茎杆上的叶穗 稻麦等禾本科植物的花或果实聚生在茎上顶端部分。亦泛指穗状花实孢子囊原生生物的生殖器官,如蕨类,苔藓等孢子 原始生物的生殖单元匍匐枝一个从植株基部的水平分枝,或在地上或在地下,从它的顶端或节生出新植物(如在草莓水生的完全生长在水下的陆生的生长在陆地上的 轮生体一组叶均匀的绕茎生长

TOP

关于水草养殖用水的软化
水的硬度是水族养殖的比较重要的水质指标,水草养殖也不例外,过高的水质硬度会不利于水质弱酸性的形成、影响水草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容易在养殖容器中和水草叶片上出现碳酸盐沉淀等等。

很多资料把适宜水草养殖的水质碳酸盐硬度界定为8或10,认为超过此值便应将水进行软化处理,但在实际操作上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水质硬度太高的地区如想将水质调整到此水准,将耗费不少人力和物力,而且硬度的悬殊变化会使鱼只难以适应。所以,我一般将此标准放宽至10~15,如此可以使大多数水草适应。

水质软化最有效、安全也最经济的方法是使用离子交换树脂,因为树脂可以将多余的钙、镁离子彻底阻挡在水族箱以外,而它本身又并不昂贵。树脂的使用应在水族箱外而不是将它放置在顶滤盒中或是水族箱中的其他什么地方,因为这样软化效果不好而且会除掉了水中的营养盐,进而使水族箱水质不容易控制,也影响了水草的生长。

关于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以前论坛上已经有不少帖子讲述了交换原理、再生方法等知识,在此我就不多说了,但在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后的水质酸碱度的问题上存在一些混乱,以下我就阐述一下这个问题:当含有阳离子:如钙离子、镁离子等离子;阴离子:如碳酸氢根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等离子的自来水流经阳离子交换树脂时,树脂将会结合钙镁离子而将自身的氢离子释放,氢离子再与上述的阴离子结合将会形成什么物质?酸性还是碱性?不用我说了。自来水通过阴离子树脂时情况正好相反。当然,所用树脂必须为氢型和氢氧型,因为,这才是软水树脂的使用状态。

多数水草需要弱酸性水质,所以单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即可。可能有的朋友说了,用阳离子树脂处理后的水中含有硫酸、盐酸,太可怕了,从理论上,确实有这个问题,不过有两点可以消除大家的顾虑:
第一:阳离子树脂处理后的酸性水的酸度主要由碳酸氢根和氢离子形成的碳酸形成。
第二:硫酸、盐酸不会以酸的状态而是以盐的状态存在于水族箱中,因为它们有极强的氧化性。更何况,我们并不是单用软化水养草,还必须兑入一定比例的自来水。当然,使用通过阴阳两种树脂处理后的中性去离子水兑以自来水养草也是不错的,可是,
第一:阴离子树脂的价格是阳离子树脂的3倍;
第二:损失了我们所需要的碳酸。
自己用树脂制作软化水有三种方法(据我所知的),请大家参考:
1、纯净水机:此装置产水量大,内有粗、细过滤柱、活性炭、反向渗透膜、离子交换树脂柱等装备,且装有电阻表,可监测水质,具备过滤、除氯、除有机物及杂质、软化等多种功效,产生的去离子水可用于科研、实验、也可饮用,但价格过于昂贵,适合于养草量大而且有经济能力的朋友使用。
2、家用净水器:有多种型号及品牌,也有专门软化水用的,价格在200元以内。所用交换柱多为2个以上,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应及时再生树脂。优点是比较经济、省时省力、通过自来水管可以将水直接加入水族箱中,冬天,可以把进水口接在煤气热水器上。
3、自制离子交换柱:用3到4个2升可乐瓶,底部打大孔,盖上打小孔,内衬一小块过滤棉,盖好盖子,从底部大孔加入树脂,加到三分之二处。将数个瓶子口朝下连接悬挂,水从最上边一个瓶的底部注入,必须调整好水龙头的水量,从最下边一个瓶的瓶盖小孔中可流出软化水。此方法最为经济,但较费时费力,做出的水需要有较大容器存放,加入水族箱中需用人力或水泵抽入。

软化水的添加最好在换水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切不可使水质发生巨变。

养好水草除了耐心、细心和爱心以外,还要有科学的态度,否则就成了蛮干。对水族箱的任何一项因子进行调整,都离不开科学的检测,对水的软化也是如此。好在现在已经可以在市面上买到如PH测试液、总硬度测试液等试剂(这就足够了),在这方面投点资还是值得的。

TOP

前 景 草 的 种 类 及 介 绍
在此,我们特别把前景草分为主角类及配角类两种。
这里所指的主角类是指那些适合用来种满整片前景的水草,这类的水草平均高度在十公分以下,而且大部分是属于向侧边生长的水草,不过如果整个前景部分只有平坦的一片主角类草,感觉上似乎有点单调,此时,就可以适当地搭配上几侏配角类水草
配角类前景草虽然是往上生长的,但平均高度也只有十公分左右,因此,常以单侏或少数几侏的方式栽种在前景,做为水草生态缸中前景部分的点缀,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前景草的特性及生长环境等基本资料。
主角类
鹿角苔学名:Riccia fluitans英文:Crystalwort科别:浮苔科平均高度——特性: 为海绵关浮漂性水草,叶片呈丫字型密集交叉而增生。由于鹿角苔没有根部,再中上属浮苔科植物,因此通常会将它们绑在沉木上或石头上使之固定在底部。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如果有充足的光照让它行光合作用,会在草体上冒出一棵棵的气泡,形成一片银白色气泡海的奇观。 生长环境:
PH:6。0~8。0
水温。15~30度
光照度:1500~2000LUX
种植难易度:2(普通)
种植率排行榜:1

矮珍珠 学名;Glossostigma elatinoides英文:_____科别:玄参科平均高度:一公分特性: 矮珍珠虽属有茎类水草,但茎部却不是直立的,而是爬行在底部生长。由于爬行生长的匍匐枝会呈扩散状蔓延开来,最后铺满整个底部,而匍匐枝上的叶片又是浓密的生长,感觉起来宛如草坪一般。一般在种植辞退珍珠时为了避免柔软的细根无法顺利攀附在底砂之中,因此在底砂的选择上应尽量使用较细的砂子。
生长环境:
PH 6。0~7。
水温:22~28
光照度:2000~2500LUX
种植难易度:2(普通)
种植率排行榜:2

牛毛毡学名:Eleocharis parvula英文:Hairgrass科别:莎草科平均高度:4~8公分特性:由于看起来像是细长的牛毛,故名牛毛毡。种植牛毛毡有个特殊的现象,就是当光照太强时,长得会比较矮。反之则长得比较高,造景者可以依此特性加以巧妙运用。
生长环境:
PH 5。8~7。5
水温:20~28
光照度:1500LUX
种植难易度:2(普通)
种植率排行榜:3

小谷精学名:Eriocaulon cineereum英文:——科别:精谷草科平均高度:3公分 特性:叶形呈针关,生长时多由不明显的地上茎呈放射状长出,因此整株的造型非常独特高雅,就像田里高种下的稻谷一样,不过对环境的要求较高,属于专业级玩家选择的前景草之一。生长环境:
PH:6。0~7。0
水温:22~28
光照度:2500LUX
种植难易度:4(困难)
种植率排行榜:4

箦藻学名:Blyxa novoguineensis英文:——科别:水鳖科平均高度:10~15公分特性:箦藻看起来虽然像是丛生性水草,不过事实上它是有茎类植物,茎上会长出互生叶而无叶柄。对于光照,水质及压力的要求都较为苛刻,需要充份的光照,软水的水质环境。可以利用修剪后的侧枝来做插枝繁殖。生长环境:
PH:5。5~6。5
水温:20~28LUX
光照度:2500LUX
种植难易度:3(不简单)
种植率排行榜:5

袖珍皇冠学名:Echinodorus bolivianus英文:Bolivian科别:泽泻科平均高度:7~12公分特性:袖珍皇冠是属于皇冠草属中较小型的品种,再加上以走茎方式繁殖,且增生速度快,非常适合做为前景草之用,。由于水草本身的适应能力强。是初学者可以考虑的从生性水草之一。生长环境:
PH:5。8~7。5
水温:18~28
光照度:1000LUX
种植难易度:1(简单)
种植率排行榜:6

莫丝 学名:Vesicularia dubyana英文:Moss科别:匍苔科平均高度:10公分特性:莫丝的生长方式和鹿角苔颇为相似,以侧芽分生的方式朝平面繁殖而群生,也常被造景才绑在沉木上或者岩石上运用。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唯对新换的水较不能马上习惯。并不需要太强的光线即能生长良好。生长环境:
PH:5。8~7。5
水温:18~30
光照度:400~1000LUX
种植难易度:1(简单)
种植率排行榜:7

配角类珍珠草学名:Hemianthus micranthemoides英文:Pearoweed科别:玄参科平均高度:10~100公分生长环境:
PH:6。0~7。0
水温:22~28
光照度:2000LUX
难易度“3(不简单)

迷你椒草
学名:Cryptocoryne parva 英文:Tiny Cryp 科别:天南星科
平均高度:10公分
生长环境:
PH:6。0~7。0
水温:25~28
光照度:1000LUX
难易度:3(不简单)

香菇草
学名:Hydroctyle verticillata 英文:Whorles Umbrella Plant 科别:散形花科
平均高度:8~30公分
生长环境:
PH值:6。0~7。5
水温:20~25
光照度:1000LUX
难易度:2(普通)

小水兰
学名:Satittaria sagittirolia 英文:______ 科别:泽泻科
平均高度:20公分
生长环境;
PH:6。0~7。5
水温:15~22
光照度:1200LUX
难易度:3(不简单)

玲珑皇冠
学名:Echinldorus isthmicus b 英文:Central American Sword 科别:泽泻科
平均高度:10~20公分
生长环境:
PH:6。0~7。2
水温:22~28
光照 度:1500LUX
难易度:2(普通)

***箦藻
学名:Blyxa japonica 英文:______ 科别:水鳖科
平均高度:3~5公分
生长环境: PH:5。5~6。5 水温:22~28
光照度:2500LUX
难易度:4(困难)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