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龙鱼资料整理(转:龙潭新兵)

(准备养龙鱼或准备做龙鱼生意的必需详细阅读)
1.入门篇:
龙鱼外部身体构造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7101204235.jpg

龙鱼内部身体构造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7101204311.jpg

亚洲龙鱼所需要均衡 的营养,和含磷量高的食物。
一般的鱼只依消化系统的不同,可分为有胃鱼与无胃鱼只、而龙是具有胃部器官能分泌胃酸的鱼类,则称为有胃鱼类,龙鱼就是这种具有胃部组织能分胃酸的有胃鱼,通常这类鱼种以肉食性为大宗。
牠的消化系统主要是靠胃酸强力腐蚀食物后转化为身体所需的能量,因此他的肠组织会较一般无胃类的鱼只来的短许多,在营养方面的摄取则以动物性蛋白质为主,动物性蛋白质一般含热量较高,因此当龙鱼热量摄取足够时,便不会再就食,所以龙鱼因为有强力的胃部器官,对于饱食感较为敏锐,因此在热量堆积的够多时,往往会有拒食的情况。
在营养需求方面,龙鱼是猎食活物的,亚洲龙鱼跟美洲龙鱼的情况又有些差异,一般人都认为亚龙鱼的主食是昆虫,其实这是DISCOVERY的误导,亚洲龙鱼的产地,要吃到昆虫很困难,可以说几乎吃不到,因此还是以水中的鱼虾做为主食,龙鱼是一种大型的鱼只,大型的鱼只在成长时所需要的维生素及矿物质会较一些小型鱼需求来的更大,而身体的结构不同,相对的要求的物质也不同。
现在是探讨亚龙鱼食物的来源,野生的龙鱼几乎只要会动的能就食入口的猎物都是牠的食物,说到这,很多人会觉得不服气,会说那即然什么都吃了,为什么龙鱼的主食并不是昆虫,而是以水中的大小鱼虾为主呢?
树梢上的昆虫之所以不能成为龙鱼的主食,主要是跟环境有关系,全世界在水中生长并能够长的离水面最近的植物只有红树林,而这种植物的生长条件必需在淡海水汽水域中成长,亚龙鱼原生地的雨林之中并没有适当的环境条件生长着这么奇特的植物,唯有在洪水期淹水的情况之下,才能够使树枝接近水面,让昆虫有机接近龙鱼,而这个时期在龙鱼的周年生长期中是很短暂的,而若说岸边草区的昆虫会不会成为龙鱼猎食的目标,依龙鱼的猎食动作分析,要能构成让龙鱼垂直跳跃才行,要满足这种条件,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并不能让昆虫成为龙鱼的主食,充其数只能算是点心罢了!基于此因,龙鱼还是以水中的鱼虾做为主食,也唯有水中的鱼虾能够让大型鱼的体型能快速增长,龙鱼的上层性回游习性,并不是为外传的因为要吃昆虫而演化出的习性,反而是为了吃小鱼小虾所演化而来的行为,一般的小鱼小虾,在幼年期,为了要躲避来自水中的各种大型鱼的猎食,一出生就会很本能的靠近水面求生并且尽可能的躲在岸边草堆之中,于是龙鱼跟着演化成上层游性的鱼只,主因还是龙鱼吃的食物是一口吞的,虽然龙鱼是种凶猛的鱼类,但牠并不像猛鱼或牙鱼之类的大型鱼只,能有足够的颚力撕裂其它的鱼体,所以他并不以大鱼为食,而是以能够吞食的大小为主,在分析了环境因素之后,可以很确定的龙鱼的主食是小鱼小虾.
以营养的成份分析 :
以营养的成份分析,肉食性动物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很多的动物性蛋白质及钙与磷这种物质来助其快速成长,而昆虫类并没有这样的条件,昆虫类含量最高的是动物性脂肪与蛋白质,矿物质则较缺乏,在一般养殖学中,我们长久以来的研究,动物性脂肪与蛋白质对于鱼类而言,可以大量的堆积成脂肪,但若要增长体长,得需要有一定量的磷与钙及其它无机矿物质才行,尤其是适量的磷,能够让鱼体具有加速成长的效果,在大自然中,掠食者在幼年期,也是其它掠食者的食物,若龙鱼以昆虫为主食,便无法达成快速增长体型的条件,而将沦为其它掠食者的食物,甚至是龙鱼的食物。因此在幼鱼至亚成龙期的二年之间,是龙鱼快速增长体型的黄金时期,环境中有适当的小鱼为猎食对象,相形之下便是龙鱼快速成长的关键,所以综合上述二种观点,亚龙鱼的主食不是昆虫而是鱼虾。

以下就鱼类的各种所需营养(以下数据参考”鱼类营养与饲料一书)

一、蛋白质:
蛋白质是生长跟维持生命的必要能量,在消化转化为能量的过程之中,分解成胺基酸后才被吸收,吸收的胺基酸才会再被合成为所需的蛋白质。因此蛋白质是合成为动物所需蛋白质的必备养份,也是胺基酸的重要介质。而胺基酸的主要作用在于让鱼产生生长所需的蛋白质与运动所需的能源并使分解的组织蛋白质复原。
二、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主要成份是淀粉及纤维素。食物中含有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可提高蛋白质的利用效率,换而言之,碳水化合物是蛋白质的辅助性物质。但肉食性鱼类对于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能力较差。

三、脂质:
脂质是除了蛋白质以外重要的能源来源,而以肉食性鱼类利用性较高,脂质又称为EFA,是继蛋白之外能将能量供给给各类胺基酸后转化为蛋白质的重要物质,因此,有些鱼类会在食物充足时大量堆积脂质,以做为食物短缺时的蛋白质主要来源。在脂质的研究中以缺乏亚油酸(18:2w6)将造成阻碍生长与体色褪色的现象。偏偏这种物质是鱼类所欠缺的,反而以昆虫的含量最高,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吃蟑螂的龙鱼,若本质好的话,体色会有较佳的表现,此外若缺乏亚麻酸(18:3w3)则仅会造成妨碍生长,至于其它的脂肪类别,对于鱼类而言便没有上述二种来的重要了,亚麻酸可以从小鱼小虾这类食物中取得,但若亚油酸摄取过量,则会造成脂肪的过度堆积对鱼体反而有害而无利,因此建议不得以昆虫做为主食,但可做为必要的副食。

四、维生素(维他命)
维生素是鱼类是否能均衡及健康成长的主要诱因,若缺乏某些维生素,则会使得鱼只出现各种程度不一的维生素缺乏症状,以下就龙鱼缺乏维生素(参考”鱼类营养与饲料一书”)所发生的问题简略说明:

1.酸缺乏:
食欲不振、运动性差、肠胃障碍或水肿(但并非腹水,而是指肠胃组织水肿肥大,这种情况解剖病鱼后可以发现)。

2.维生素C缺乏:
这类的维生素缺乏,主要以骨质组织与伤口复原能力或经常性碰撞出血的影响最大,缺乏维生素C将导致:脊椎侧弯、前弯,骨胶原形成的损伤,及各种物理性伤害后难以复原的现象。一旦发生脊椎侧弯现象最好的处置方法就是马上于食物中加入大量的维他命C,以防止进一步的侧弯。另外维生素C的缺乏并不会让鱼只有拒食或运动不良的现象,所以大部份会为人为所忽略。
3.维生素B1缺乏:
食欲不振、肌肉痉挛(死亡前痉挛)、丧失平衡感、丧失距离感。

4.维生素B2缺乏:
维生素缺乏会造成水晶体混浊(也就是发生白内障的现象)、食欲不振,会使死亡率增加。所以一般发生白内障,若非六鞭毛虫或其它寄生虫所引起的,要特别注意是否为维生素B1缺乏症所肇致的现象,这种情况不会是遗传的,天底下没有天生白内障的鱼,只有白化朣孔的鱼,请特别注意这点。
5.维生素B6缺乏:
缺乏维生素B6,将肇致食欲不振、运动能力失调,容易紧张(神经质)、腹水、呼吸急促,软鳃内吸(内翻)现象。内翻鳃的鱼虽然少见,但通常补充B6或整个B群即可改善并痊愈。
6.维生素B12缺乏:
B12的缺乏主要反应在血液的结构与体色影响,并造成抵抗力变差,容易受疾病感染等现鱼,以血液而言,会造成血球数与血色蛋白质异常变化,在中大型鱼之中,红血球会产生组织不全或断裂的现象,并出现大量不正常的血球,换而言之就是贫血。
7.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A及D等为溶脂性维生素,在溶脂性维生素中,以缺乏A的影响较大,其它类的溶脂性维生素,对于鱼只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维生素A缺乏的表现为生长速度明显下降、体色变白、眼球与鳍基部充血、贫血、肝萎缩等现象。
 
8.泛酸缺乏:
食欲不振;鳃丝呈杆状,分泌物增加覆盖整个鳃片,造成呼吸困难各鳍下垂。动作有迟缓现象。

9.肌酸缺乏:
生长迟缓肠胃澎涨,解剖肠道后将会发现肠道变成灰白色。
10.无机矿物质缺乏:
根据研究,鱼类的无机物质缺乏而导致鱼只异常的元素有磷、钙、镁、碘、锌、锰、铁、铜、硒及钴。这些无机物,我们总统为微量元素,在天然的水中均会含带有这些微量元素,鱼只的摄取较不会有问题,但是,若是使用像逆渗透或是一些纯水饲养鱼只,再加上所给予的食物中缺乏某些微量元素便会出现问题,以鱼只而言,鱼体的总钙约占80%储存于骨骼中,约10%存在于皮肤(包含磷),而总磷则占50~60%于骨骼中。一般的水溶性微量元素,鱼只均可获得,然而所有的微量元素之中,水溶性磷鱼只最不容易吸收,而以吃食含磷高鱼饵的效果最佳,含磷高的食物以小鱼及其它脊椎动物的含量最高,昆虫含量最少甚至没有,尤其是鲤科的鱼只,以龙鱼而言,钙磷质不足所产生的立即影响就是蚀鳞,因此我们常看到一些鱼只,生活在最佳设备之中,给予源源不绝的食物,但反而出现蚀鳞或过度肥胖的问题,均是饲主太过于爱鱼心切所导致之问题。
其它的微量元素缺乏亦会对鱼只产生程序不一的影响,若缺铁时,会造成低色素性小球性贫血,缺乏锌时会出现生长不良、死亡率高、鳍与皮肤的炎症,甚至会引发白内障。锰在鱼体中骨额含量是最高的,若缺乏锰,会造成鱼体柄部生长异常,会有萎缩现象,若同时又缺乏磷,那就会造成骨质发育不全。铜是主要存在于鱼的肝脏之中,若缺乏铜,则会造成体重无法增加。最后是钴,钴这种物质是维生素B12的主要构成元素,欠缺时会造成上述B12缺乏的症状。硒的生理作用与维生素E的作用有很密切的关系,当缺乏是类元素时,鱼只会产生肌肉发育不良,以幼鱼致死率高的现象。而存在于甲状线中的碘更是不可或缺的必要物质,若缺乏碘则会造成鱼只的暴毙。
若您使用的水为天然供水不经人工强制过滤的,上述这些微量元素几乎能溶于水中, 对于使用逆渗透的饲主,建议您在每次换水时,务必要添加微量元素至您的缸中,以补充因强制过滤后所欠缺的微量元素,此外建议各位饲主们以含磷量高的小鱼做为主食,以昆虫类或其它食物作副食,让营养均衡,如此必能常保鱼只健康成长。对于三年以上的龙鱼,则建议可以训食人工饵料,较能达到均衡的营养。
总结:
龙鱼的所需营养,应以各阶段不同,最佳的基础食物应为含磷较高的鱼类为主,因为磷是龙鱼最缺乏的元素,然为求营养均衡,应佐以适量昆虫或虾类等饵食。对于使用净水设备或水中微量元素不足的饲主而言,固定添加微量元素绝对有其必要,当鱼只发生慢性疾病时,请先以检讨食物配置是否得当,以改变鱼只的吃食习惯,再观察慢性疾病是否有改善,不要急于下放任何药物,因为所有的营养缺乏症均不会造成立即的危险。
对于水质的检测工作,必需固定且经常施行,藉以明白鱼只所欠缺的物质为何?最好能于每次检测数值后做下纪录,以备于鱼只有问题时能提供给所有?友或有关的专业人士进行判断病因。
若鱼只有很明显的维生素缺乏症时,可使用综合维他命注射于食物之中,让鱼只获取足够的维生素。
含磷量高的食物:
虾:
含鳞高,但相对的亦含有高量的固醇类,很容易造成大量的体脂肪积堆,只宜做点心,不宜当主食。
蟋蟀:
蛋白性脂肪含量高,其它无机物矿物质较少,磷是几乎没有,亦只适合当点心,不适合作为主食。

青蛙:
含胶质,有助肌肉活化,但含磷量少,少部份存在于蛙类的骨骼中,但含脂较低,亦有中等量的钙质以及适当的动物性蛋白质,对龙鱼的体高拉高有很大的帮助,但对于体长的增加帮助较小。
  
鳖:
活体类食物中含钙最高的,并富有高营养成份的维生素群,鳞含量较蛙类来的高,含磷量为中上。
鱼只:
活体中含磷及维生素群与动物情蛋白质最高,脂肪量则视鱼体吸收量而定,适合作为龙鱼主食,搭配适当环境有助鱼体快度增长效果。

龙鱼选购要点 :

龙鱼的一般选购要点 :
(一)大小 按照国际上通行的规则,只有体长不低于15厘米的龙鱼方可进行贸易。

(二)活力 选择流动活泼、舒展自然、精神饱满、气势雄伟的龙鱼。在水族馆可能会见到一些腹部明显凹陷的龙鱼,这是因为投食少的原因,这样的龙鱼不易饲养,最好不要购买。
  
(三)体形 从左右两侧看,鱼体的比例是否正常、协调。从上方看,鱼体曲线匀称、流畅、笔直,不能有任何弯曲,任何歪斜的部分皆不能被接受。龙鱼的头部也必须缓缓地倾斜向其背部,倾斜度不得过大,要保持自然状态。
  
(四)眼睛 两眼的大小必须一致,与其体长和体高协调成比例。从正面看,两侧的眼睛要平行、正视,没有倾斜现象;两侧眼球对称,大而有神,突出且转动灵活,紧附眼窝,越明亮越有神就越是优良品种。无神的鱼眼,有下垂和浑浊现象,眼睛下垂会影响龙鱼的整体美。长期捕食水族箱底食物的龙鱼会得眼球下垂症。
(五)鳍 胸鳍应左右对称,大小一致,向左右两侧延长且完整,其弧度平滑顺畅,并在鱼儿转弯的时候的时候充分地张开。胸鳍与腹鳍必须是平直的,不能呈现出扭曲的状态,尾鳍、臀鳍与背鳍的大小与其体长和体高成比例且协调,尤其是后尾端的3片鳍比例要均匀,总体上要与鱼体对称,太大或者太小的鳍无疑都影响龙鱼的外观。一般而言,比较大的鳍会更为人们所偏爱。鳍的颜色要视您是购买哪一种龙鱼而定。如果是红龙的话,鱼鳍愈红愈好,不可有黑斑。先购时,尽量挑选鳍较大、颜色鲜艳且较深的。龙鱼游动时,各鳍条努力向外张开,尤其是背鳍、臀鳍及尾鳍需要大且完整均匀;才是最好的。如果龙鱼把它身上的鳍条紧紧地收缩起来,或者鳍条长短不一,或者出现畸形,则说明这条鱼可能已患病。当然,鳍条上出现了皱褶也会影响龙鱼的整体美和观赏价值,它的经济效益可能会大打折扣。
在挑先时,要仔细检查龙鱼的鳍是否破损。鱼鳍的损伤若在根部,即使是仔龙也很难完全恢复原状,如果伤害的地方不是在根部,就可能会再生。但有时鱼鳍只是弯曲,如果爱好者很在意鱼鳍的生长与美观,就需要把弯曲的部位剪掉,以期能自然再生出又直又长的鱼鳍。
尾鳍损伤后也会再生,但是在大部分尾部硬鳍骨都损坏的情况下,就必须通过手术法来处理。方法是用剪刀剪齐,令其再生,可保证尾鳍生长的完整性。一般来说,龙鱼需要置于较大的鱼缸中,但是在仔龙时若置于较小的鱼缸中,反而尾鳍的生长状况会更好,原因是仔鱼对大空间会产生不安全感,反而容易因此对尾鳍的生长产生不好的影响;相反,在较小的空间下,仔龙会因为有了安全感,情绪比较好,故尾鳍自然延伸会更佳。
(六)颜色 鱼体呈现出美丽耀眼的色彩。各种龙鱼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它的身体会显示出不同的颜色。鱼鳞色泽一定要明快,不可有黑点。例如选购超级红龙幼鱼(辣椒红龙或血红龙)时,要仔细留意它的尾鳍、背鳍和腹鳍是否均为红色,胸鳍是否为淡红色,而它的身上应该有淡绿色或者粉红色的光泽,鳞片带有一定的亮度,触须和唇为红色或粉红色。
在选购红尾金龙和过背金龙时,注意看背鳍和尾鳍上端1/3的部分有无黑或深褐的颜色;尾鳍其余2/3的部分及臀鳍、腹鳍和胸鳍则应该是橙色的。红尾金龙带有金色的鳞片只长到第四排,而过背金龙的却能够长到第五排(最起码在靠近它背鳍下边,即第五排的地方也;该有几片带有少许金色的鳞片)。过背金龙的鳞片无论什么时候都会比红尾金龙的闪亮耀眼。
  
(七)触须 龙鱼的触须必须是长而笔直的,左右完整且长度一致,方向朝上或朝前但不能朝下,也不能一长一短、交叉甚至缺少。最为人们所钟爱的是向外长的,因为这样的触须从鱼头部看就好似一个颠倒的“八”字。颜色要与龙鱼的体色一致。卷曲、断须都会影响观赏效果。有时龙鱼的须会不幸折断,这时可在水中投入一定剂量的抗生素防止感染,并注意营养,断须会自动长出来,但可能在长度上、硬度上及粗细上都与原须有一定的差别,从而影响观赏性。
(八)嘴 嘴紧闭时,上下额对称而且闭合严密,以唇部无刮伤或皱褶者为最佳。另外,还要注意上下唇的颜色要一致,并且和鱼体颜色也要一致。上下唇端要吻合,如果下额突出或在下额有瘤状的突起就不能算是很好的嘴形。大部分嘴巴不良的龙鱼,皆为下额太突出,以至上下无法密合。亦有因下额常常摩擦缸壁,造成肌肉松驰、上下不协调的情况。此时可加强水流强度来改善。不过,一条鱼的上额下额有无突出,是很难在它还是幼鱼的时候被察觉出来的。唯有在挑选成鱼时,这个缺点才会比较容易地被发现。

(九)游泳姿态 龙鱼属真骨鱼类,它的脊柱每个骨节之间的间隙和生理结构使它的身体能极灵活地游动、卷曲,甚至可以卷缩在一个很小的容器里,所以龙鱼扭动着身体游动的姿势也具有十分悦目的美感。龙鱼优雅的游姿是至关重要的,正常情况下,其背部应该是保持水平的。另外,游动必须顺畅有力,时而不费吹灰之力地转个弯。在转弯时,鱼儿的胸必须是完全张开的,触须也应该完全挺直。游动时,活力四射,让观赏者有美的享受和力度感。
龙鱼最喜欢栖息在水面附近的鱼类,故经常停留在水族箱上半部的水里。如果你看到龙鱼总是瑟缩在水箱的一隅或者只呆在底部,尽量不要挑选这样的龙鱼。健康的龙鱼是会游到你面前的,并且流露好奇的样子。它的一举一动应该强劲而带有活力。
囊已经患病的龙鱼会伏在水箱的底部或者离水面不远处浮动,有的头部向下成45度角游动,千万不要挑选这样的鱼,因囊患病是很难治愈的。

(十)鳞片 龙鱼的所有鳞片都必须大而带有亮度,并井然有序地排列成行,凌乱或排列得弯弯曲曲都会令龙鱼的美感大打折扣。鳞片要光滑整齐,看上去很有光泽感,不要有任何斑点,例如黑点或黑斑。如果有斑点出现时,龙鱼的品质就比较差了。一般来说,龙鱼有时会有鳞片脱落的状况,如果不是身染重病,会有下列两种可能:一种是龙鱼自身撞击造成的,另一种则是因寄生虫寄生而发痒,龙鱼不断地去摩擦缸壁造成的。在这种状况之下,必须注意鱼缸内水的清洁,以避免受到细菌感染。一般鳞片脱落后3~5周会重新长出来。
有些鳞片有“细框”和“粗框”之分。不过多数人在购买过背金龙的时候都会爱选择“细框”的,看起来紫色鳞片多于;金色的。至于超级红龙,一些人比较偏爱“粗框”的辣椒红龙,因为那样的鳞片红色看起来就会比金色多。选择时据个人的喜好选购。
(十一)鳃盖 鳃盖可谓龙鱼的“脸”。对于鳃盖的要求,主要是查看鳃盖是否紧贴着头部以及有没有翻转过来。另外,每尾鱼的鳃盖必须是闪亮有整体性的光泽,要平滑无刮伤和皱褶,也不能凹陷,特别是鳃耙部分不能有卷曲、翻卷现象。鳃盖异常大多是温度的和水质所导致,亦有可能是水中溶解氧不足而造成的。红尾金龙或者过背金龙成鱼的鳃盖必须是金光闪闪,而非淡黄色的。超级红龙成鱼鳃盖的?色则会因鱼龄而有所不同。当长到30厘米时,鳃盖呈橙红色,而到了它达到成熟期的50厘米及更长时,即会转为艳红色。

(十二)头 头顶的表皮要尽量平滑光亮,不能有皱纹。
  
(十三)鱼腹 若非产卵前后,鱼腹太过肿胀是不健康的前兆,须对环境与所投喂的食物加以检查。
(十四)畸形 有些先天或是后天营养不良的鱼会出现脊柱弯曲的畸形,这样的鱼不要购买饲养
龙鱼喂食篇:
热带鱼之所以有着抢眼的色泽,乃是其表皮与真皮层之间那一极薄的色素细胞层所致,色素细胞层是由黑色素、红色素、黄色素、鸟粪嘌呤、虹色素等细胞所组成,当然对于发色最富多变化的红龙、红尾金、过背金所最强调的就是「红色素&黄色素」细胞。红色素&黄色素细胞的主要成份为『类胡萝卜素群(其中包括:还原虾红素、玉米黄素、叶黄素、虫黄素、卵黄素、鲔黄素、β胡萝卜素、螫虾素、海胆素…等)』,这种营养成份在自然界只有高等植物、藻类、真菌可自行合成,动物体本身并无法自行营造,唯有藉由食物的摄取才能获得。那么哪些东西含有”类胡萝卜素群”呢?
◎β胡萝卜素(适用红龙):红甘藷、红萝卜(含量最多)、芒果、南瓜、油菜、茼蒿、韭菜花、芥兰、青江菜、蕃薯叶、空心菜、增艳饲料…等。
◎还原虾红素(适用红龙):活虾、螃蟹、无脊椎甲壳类生物、增艳饲料、海×霓虹金粉…。
◎叶黄素(适用金系龙鱼):菠菜、红萝卜、蕃茄、甘蓝菜、玉米、绿豆荚、豌豆、莴苣…。
而龙鱼根本不会直接吃食蔬果类的东西,这时我们可利用一些小撇步来完成,譬如蟋蟀&面包虫的好处就是在于可担任中介角色,并运用『间接喂食』的方法来达到多重营养的效果。或许有人会问,转介者吃了那些蔬果后不是就消化掉了吗?当然!但在长久蓄养(5~7日)之下,那些营养成份多少会『储存于生物体的组织之中』。当您用红萝卜蓄养面包虫时,一段日子后牠会全身呈现橘黄色泽;另外用增艳饲料培养后则会有全身泛红的现象。
不过此法只能将龙鱼本身的『质』再提升一些,若没有长期喂食这些含有天然色素的饵料,最后终究会再回复原形,此即所谓「麻雀是无法变凤凰的」!
不论是饲养任何宠物,除了提供其良好的生存环境与充足的活动空间外,食物的选择和提供也是能否成功饲养的一大关键;特别是针对肉食性的物种来说,活体饵料往往比起饲料更能引起牠们的摄食兴趣,且对于促进食欲、补充营养,以及训练其捕食技巧等生存本能都有相当大的作用。此次有幸于龟窝赞助商见识到成功繁殖的超级麦皮虫,因此有机会能介绍这种极具营养价值的活体饵料。
超级麦皮虫(Superworm, Zophobas morio)或称超级面包虫,是一种步行虫的幼虫,最大体长可以到6公分左右,比起一般面包虫(Mealworm, Tenebrio molito),足足粗了大概2~3倍有余,其营养价值更甚蟋蟀和面包虫,加上牠们的外皮较软且易于消化,不像一般麦皮虫外壳难消化,因此早期主要是作为龙鱼等高级观赏鱼的饵料生物,后来在其丰富的营养价格及容易消化与适口性佳的考量下,也开始推广至饲养爬虫使用;而其在国外的专业鱼场或是爬虫繁殖场,早已是相当受欢迎的一种活体饵料,甚至逐渐有取代蟋蟀的趋势。

我们在饲养超级麦皮虫时可以用麦糠当做饲育的床材,这样超级麦皮虫便可以钻入其中安心成长;超级麦皮虫的食性很广,几乎什么都吃,无论是果菜或是各种观赏生物的人工饲料,甚至是动物的尸体,牠们都相当乐于接受;而水分的提供可以靠根茎类蔬菜,如红萝卜等来供给,以避免环境过于潮湿,进而导致虫体死亡。
  早期由于超级麦皮虫在台湾的饲养经验不足,几乎没有繁殖成功的例子,只能倚靠单价昂贵的少量进口,因此推广的效果不佳,所幸龟窝赞助商的老板吴文祥先生用心饲养,再加上国外数据的查察,以及经验的累积,终于成功将之大量繁殖。
  
超级麦皮虫从出生到变成蛹化大约需要三个月的时间,视温湿度和环境的不同,蛹化的速度会有所差异;老板告诉我们,要让超级麦皮虫顺利的蛹化,最好在快蛹化时将虫体单独饲养,如此将能使欲蛹化的虫体不受其它超级麦皮虫的干扰,会比较容易成功蛹化,在从蛹中羽化之后,超级麦皮虫的成虫就会持续地交配和产卵;牠们的成虫,也就是步行虫,公虫的体型会比母的小一些;在交配的时候,公步行虫会爬到母步行虫身上,此时可以看到牠们的产卵管和授精管伸出。在成虫交配大约2~3天之后,母步行虫就会在麦糠中产下卵粒,并在反复交配之间,持续铲下上百颗的虫卵,直到死亡为止。由于步行虫可能会将自己的虫卵及幼体吃去,因此大约一个礼拜后,便必须将成虫移到别处继续交配和产卵,而原本的麦糠里面就可以看到大约0.5cm~1cm大小的幼虫蠕动;在生下的2~3周内,幼虫的成长速度会很快,而大约4~5周后即可达到最大的体型。

老板告诉我们,他所饲养的爬虫几乎全都有投喂超级麦皮虫,且鲜少有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而具笔者从国外的书籍与网站也发现,国外有许多爬虫繁殖场,如豹纹守宫的繁殖场,也都是以超级麦皮虫当作主食,甚至有些是完全不喂蟋蟀的。由此可见,超级麦皮虫在活体饵料上是极佳的选择,对于体型较大的爬虫也比较能给予饱足感。如果喂食普通的麦皮虫过量,可能会因为其几丁质含量过高的外皮而导致消化不良,甚至是造成肠胃道阻塞,但对外皮较薄的超级麦皮虫而言,几乎没有这样的问题存在。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7101204356.jpg


表一、各类虫体饵料营养价值一览表
钙磷比 蛋白质 脂肪 纤维和其它 水份
面包虫 1:25 20.3% 12.7% 1.7% 62%
超级麦皮虫 1:18 20.0% 16.0% 6.8% 59%
蚯蚓 未知 10.0% 2.0% 4.0% 84%
奶油虫 未知 16.2% 5.2% 20% 59%
蟋蟀 1:12 18.3% 7.0% 6.2% 70%
蚕 1:2.4 63.8% 10.6% 未知 20%
蛆 1:7 15.5% 22.2% 7.7% 62%
龙鱼食物篇:蟋蟀繁殖:
首先先介介绍蟋蟀的公母,公蟋蟀的腹部长相只有2根须须母蟋蟀的腹部长相有3根须须..2短1长(中间有产卵管比较长),交配完后。大约九天之后,母蟋蟀会产卵,产完卵不久后便会死去。母蟋蟀尾部有一条长长的产卵管。在交配完后,牠会选择较松软、湿润的土壤,或植物的茎中,将产卵管插入其中产卵。通常母蟋蟀一次产卵会有约125~127个洞,而同一个洞中可排数个卵,共计约500颗。
所以一个整理箱要不要养太多太多否则你的蟋蟀到时候会多到自相残杀
土壤的量,以宠物箱为例,约五分之一高即可;并且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否则蟋蟀容易失水而死。此外,尽量能够让蟋蟀有多一点的活动空间,才能避免蟋蟀彼此互咬;所以,可以在宠物箱中放置一些报纸或瓦楞纸,以减少蟋蟀彼此碰面的机会。可用番薯或玉米来饲养,不能缺水分,否则内翅会枯萎;但不可以水直接喂蟋蟀,否则容易死亡。缺水时,西瓜或番薯叶子、草根等,都是很好水分补充来源。此外,要提醒的是,任何食物尽量不要放太久,否则当食物发出异味,也代表着环境已有霉菌产生,当然蟋蟀受感染的机会就会大增。
蟋蟀生命周期的长短,要需视温度而定,通常约一年左右。温度越高的环境下,生长情形越好,发育越快,生命期就越短;冬天温度低,生长变慢,生命期就较长。大致而言,每只蟋蟀约可活4至6个月不等。
小蟋蟀大约三个月可以大到拿来喂食
温度大约在25度左右最好.
分辨龙鱼性别
 
分辨龙鱼性别:
成为养龙高手的第一步
[分享]成为养龙高手的第一步 养龙鱼的人,没几个不追求进步的。大都希望自己越养越熟越养越有经验。但是在我们的养龙圈里,有相当一部分朋友养了相当长时间的龙鱼,却还是停留在那一段水平上;或者说,就是喜欢抓住若干年前一些书本杂志上的东西不放,就是爱墨守成规,就是不爱到鱼友中间去做真正的养鱼交流,固步自封,认为自己只要能把龙养活养大了,不死掉,能发色就很不错了,对于再深入一点的东西,就不以为然的只去想当然了。今天,龙鱼的信息在不断的更新,品种在不断的改良,在不断的纯化,现在的龙友,是幸福同时还是迷惘的,因为龙鱼商业化让更多,更好的龙鱼出现,在对龙鱼知识不断的自我完善中,还要不断面对龙鱼商业化而推陈出更新的品系,更新的级别,更高的价位,更多新的商品名称。如何正确的作出客观而科学判断和选择?正因为如此,不断的学习是必需的。否则,就掉队落伍了!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一步一个台阶,循序渐进。切勿好高勿远。
  要说进一步提高养(养功)赏(欣赏),鉴(判别,推断鱼只的未来发展。。。等等)龙的技术水平,一般多是通过本地的爱好者相互交流切磋而来,今天互联网给我们创造了更多更专业更快捷的养龙信息,让我们在数千公里之外,仍能聚集在网络上,在BBS里和所有的爱好者相互交流切磋!遗憾的是,同行如敌国,真正肯倾囊相告的没几个人。相信大家都知道身边的龙友里总是有个别高手,在养,赏,鉴,这几个层面都有一定的经验,但是你想学他一招半式,那是难上加难。碰上开朗的,给你透露一丁点皮毛儿,搞的你心痒痒,若再提问就顾左右而言他了,问着脾气不好的呢,干脆不发一言,让你尴尬的无地自容;同样的,真正想进一步提高养龙,赏龙,鉴龙的技术水平的,我看也是没几个人,把养龙当成是显摆身价的这一类人,反而正好利用了互联网给我们创造的便捷,把这种心态转化成具体的行动通过论坛表现出来。这一类人,是很难成为高手的,而上面所说的那类高手,往往就是因为对别人的吝啬,同时也得不到更“高手”的帮助,终将成为固步自封,水平永远停留在某个层面的那一类。
  要学习技术,心态很重要也是最关键。善于学习的人一定善于思考,善于分析,善于观察。而耐心,耐心把一条龙养大,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大家身边一定有个别人,养龙好几年,但到现在,还是在养小龙或亚成龙,因为他没有耐心把一条龙养大,看到更喜欢的,就处理掉以前的,购进刚看上的,周而复始。几年过后,你要是问他某一个类型的龙鱼的成长~发色,肯定是顾左右而言他了,因为他不具备这方面的实战经验,就不能系统的分析推断。善于学习的人,同时是虚心而有耐性的人,遇到问题,追根究底,自己解决不了,会不断的向别人请教,会把一条龙养大,关注它的成长和变化。遇着经济条件好的,能多买几条龙的,也不是为了显摆身价,而是出于真正的爱好和对龙鱼的热爱,那他能成为真正的高手也就不足为奇了。此外,在互联网的论坛里,自己把龙鱼的照片贴上去,不要为了只听到别人的几句赞美,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批点,只听好听的,往往就得意忘形,助长了浮华的心理,这对自己的进步,是没有好处的。

  提高技术的另外一个途径就是做每一条鱼的成长记录。这很重要,我们可能养一条以上的龙鱼,每一只都不可能一样。每一条龙的成长发色在实践中都会有不同样的表现;每一条也都有不一样的饲养心得。我的习惯是,把每一条的成长和发色在每一个时段都详细的记录下来,把遇到的问题都分析出来,也便于向别人请教。把改进的方法都写进去,这样,下次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越养就越看到自己的毛病,看到自己的缺点。做好每一条鱼的成长记录,还有一大好处就是在遇到的问题向人请教时,能提供最具体最客观的数据,让帮助你的人便于更准确的分析。   高手源于勤奋;进步是因开动脑筋。大家共勉之!
2.龙鱼特性编:

各位玩家在长久的饲养经验里应该都曾发现:在一群热带鱼之中,往往以自我优越、气势强横、个性暴燥者其发色最为浓烈(尤以慈鲷最为明显)。我们可以观察到就算把发色完全、基因良好的龙鱼们混养在一起,过了一段日子后,缸内所分出的龙王其发色会更加抢眼;其它受攻击、遭压抑而紧迫的个体反而有日渐黯淡的情况。此论点非常重要,这也是唯一可打破『基因论』的一点,所以通常是『好龙不混养』。但若觉得单养龙鱼毫无趣味时,我们在混养鱼只上尽可能地挑选体型较小、较温和的个体,切勿混养比龙鱼强势或可与之相抗衡的大型鱼种。
龙鱼之分类:
一、 金龙:
1.红尾金龙-产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
其身体的上半部,包括它第五和第六排整整两列的鳞片都是很独特的黑或深褐色。因此,它鳞片上的金色色彩最多也只能达四排。这一点絻对有别于过背金。它和过背金还有另一价差别,就是尾鳍上端三分之一的部分和背鳍都是深绿色的。至于尾鳍下端三分之二的部份,则与臀鳍、腹鳍和胸鳍一样都是橙红色的。这一点倒是和超级红颇相象的和青龙相似,一条七~八公分长的红尾金所有鳍都是黄色的。只有在鱼儿的主食是富含红色素【beta-carotene】的小虾时,鳍部的红色才会在它长至十~十二公分长的时候显现。到了它十五~二十公分长的时候,鳞片的金边亦已形成。这种镶金边的鳞片最多会一直”攀爬”到第四排为止。然而,如果你把过背金和红尾金并排的话,你就会清楚察觉到两者之间的差异。一样为十五公分长,而且色彩均已达到了第四排的鳞片,但你一样会发觉到过背金金色到底还是比红尾金的来得深。这种龙鱼亦有不同的底色-蓝、金和青 .
2.过背金龙-产于马来西亚 :
目前价格最高亚洲龙鱼,过背金龙的魅力和美丽之处在于其鳞片的亮度。和红尾金龙不同,成热的过背金龙全身都长了金色的鳞片,不仅如此,过背金的颜色也会随着鱼龄的增加而加深,就好比从鱼身的一边跨越到另一边去似的。过背金有几种不同的底色,但多以紫色为主。其它较为罕见的尚有蓝、绿、金色
 
二、 红龙-所有红龙都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省,
超级红龙包括了辣椒红和血红这两大品种
1.辣椒红龙
辣椒红它有两种:第一种鳞片的底色是蓝的;第二种的头部则长有绿色的鱼皮。它之价昂乃因它的稀罕及其身上所覆盖着的粗框鳞片【故其深红色彩】深红色的鳃盖还有比较大的鳍和尾鳍。此鱼的幼鱼可以它较?的身体、较大的眼睛、菱形的尾鳍、较尖和突出的头部以及红色的鳍,特别是其胸鳍,轻易地被确认出来。它大眼睛的直径通常相等于眼睛和嘴尖的距离。鳞片带有淡淡的绿和黄或橙色。不过;此鱼的色彩最快也要等一年半的时间才会显现出,慢的话就要等上四年或者更长的时间
2.血红龙
红龙身上的色彩通常快则一年,慢则十年便会完全显现,一般时间为四~五年。很多时候,鱼儿的色彩是渐次地先由黄转为橙,再以橙转为浅红,到了最后才转为深红色。有时鱼儿突然在一~两周内全身转为红色。
血红龙成鱼的身体主要由细框的鳞片覆盖着,鳃盖也同样是红色的。此鱼有红色的鳍,不过身体比较细和长。和辣椒红龙不同的是,血红龙的色彩会很快地在一年后便显现,它幼鱼的身体比辣椒红龙幼鱼的相对地来得长,鳍和眼睛也比较小。血红龙幼鱼的鳍也一样是红色的。所不同的是它的尾鳍呈圆形,头部也不比辣椒红龙幼鱼的突,鳞片略带浅绿和粉红的色泽。
3.橘红龙
橙红龙一般可长至九十公分,此鱼的鳃盖为橙红色鳞片通常也只是橙色的。有些橙红龙的鳍是橙红色的,而一些劣等橙红龙的甚至是黄色的呢,独特的是幼鱼的头部比较圆。此红龙鳞片上的色彩亦因为常常远不及血红或辣椒红的亮丽而越发使人觉的它暗淡无光。 眼睛比辣椒红小的橙红龙也是三种红龙当中价钱最低的

三、 青龙-产于泰国、缅甸、东埔寨、越南、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
有些青龙鳞片是半透明的,有些是不透明的。它的侧线在其灰绿色的鳞片当中更是显眼。上好青龙的身体上部会有淡淡的蓝或紫色。成鱼的头部也较圆和较小
四、 黄尾金龙-产自印加里曼丹班扎尔马新【Banjarmasin】地区
黄尾金龙幼鱼鳍上的粉红色会随着它的成长而渐消失。成鱼全部的鳍都是黄色。
在培育黄尾金龙;和超级红配种以便繁殖出一号半红龙
新品种龙鱼:
一号半红龙
超级红龙和黄尾金龙或者青龙的配种,所以也叫做班札尔红龙【Banjar Red】
基于配种的关系,这种龙鱼可能会像超级红一般长有红彤彤的鳍,但不会有红色的唇和触须,这龙鱼身体后端三面鳍上的黑色斑点都是依着鳍的形状而排列的,超级红鳍上的斑纹则与硬剌形成十字花样
二号红龙
黄尾金龙和青龙配种
高背金龙
过背金龙和红尾金龙的配种繁殖出一种背部较高的红尾金
金红龙
血红龙与过背金龙的配种鳞片色彩除了粉红中略微带点蓝色外上面的金色也比较深
白金龙
此鱼也被称为雪龙。这个新品种龙鱼的身体偏向白色或者呈银色并带有一点金属特有的光泽
3.龙鱼疾病编:
鱼病的治疗,一般来讲,首先先降低感染病源数量,在降低病源数量的同时,鱼也慢慢恢复抵抗力,若持续降低病源数量,等鱼的抵抗力恢复到某一程度,鱼就比较不怕病源了,以下是一些疾病的治疗经验,提供大家参考:
白点病 : 是一种常罹难的疾病,因温度变化太大所引起,可用盐浴治疗,以200公斤水对1公斤盐比例下盐,温度加到31、32度,约一、两天即可改善。
箭虫 : 食物来源受到感染,加上体质较弱,因而发病,可用盐浴治疗,以200公斤水对1.5公斤盐比例下盐,温度加到32、33度以上,每隔一、两天换三分之一水,并依比例下盐(换水两、三次后,病情若有改善,下盐比例应降低),如此循环两星期,即可将箭虫去除。
另一种处理箭虫的方法是,将龙鱼麻醉,直接用手将箭虫拔除即可,拔除之后要下点盐,温度加到31度以上,以免龙鱼细菌感染。
严重烂尾 : 水质严重不适,导致体质虚弱,因而发病,经盐浴和每一、两天换水三分之一,持续10几天终有好转,现已恢复。
翻鳃 : 水质不良、空间太小所引起,可换水三分之一、加强打气,若有使用扬浪器,应停止使用,否则可能更严重。
鱼鳞蛀蚀 : 鱼鳞蛀掉,有两种可能。
长期下药
感染体外寄生虫
前者换水减低药量即可,后者要下杀体外寄生虫的药。
龙胡打结 : 水质不佳,导致食欲不好、没有元气,因而有这种情形,可换水改善水质,增进食欲即可。
淡水缸中为何要加粗盐
一般的水生生物不管是在淡水还是海水之中,淡水无脊椎动物、淡水鱼类和两栖类其体液的渗透压通常高于水环境的渗透压,因此,外界的水通过可渗透的鳃、口腔粘膜、体表等大量渗入体内;体内过多的水分则随时通过排泄器官排出体外,但当水中盐度增加时,环境的渗透压会大于体液的渗透压,此时渗透入体内的水份反而减少,而为了调节水份的取得,恒渗透压的淡水生物加速体内的代谢动作,而使得体渗透压与外界平衡,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说鱼类在生病时,可以在水中加盐的理由了,因为加了盐之后,新陈代谢加速,鱼只自然复原能力会增强,但是若一旦盐份过多,则会使得鱼只来不及调节,轻则脱水,重则身亡~~因此安全的粗盐用量,最高为每公升5克粗盐~
{寄生虫症}
鱼类患寄生虫症大都是因吞食已遭寄生虫污染的活饵所致,而寄生虫的种类大多以鱼虱或锚虫为主,虱是一种扁平、盘状的甲壳类动物,直径约为10厘米,牠会藉由二个吸盘将自已固定在的皮肤上,将尖嘴伸入鱼体内吸食血液,这种强烈刺激会使类在石、缸壁上摩擦,甚至会跳出水面,而锚虫是长形的寄生虫,在身体后端有二个卵形的囊,通常会埋在鱼体的肌肉里,有时也会穿透到鱼体的内部器官中,在附着的地方引起溃疡,而被寄生的类体表则会有红肿淤血的现象,牠会显得急促不安,磨擦缸壁,食欲不振,严重甚至死亡。
通常最安全且无副作用的治疗法是使用盐水治疗并加温,而对寄生虫症,有两种治疗方法,一种是利用外科用的小钳子,在不伤害鱼体的前题下,小心地将附着在类体表的寄生虫夹去,另外一种就是使用药物,可采市售的治寄生虫剂。
  
{立鳞病}:
立鳞病通常都发生在类,的中鱼及幼时期,因其症状为鳞片翻翻,所以看起来好像球果般,又称为松果病,造成类立鳞的原因是水质恶化,尤其是硝酸盐浓度过高的旧水中,或是季节变换时,水族箱的差变大时,也有可能会发生
立鳞病。
治疗可以用盐水浴配合治细菌性用药,如治细菌剂直接治疗来处理,同时提高水,加强水中打气,提高溶氧量,并每3天换1/4的水量。
{烂鳍病}:
因水质恶化,水中之细菌感染而引起之病症。先由鱼之各鳍缘开始腐烂
而脱落,逐渐*近鱼身,终而致死。
治疗方法:在水箱中加入适当浓度的磺胺类药剂或绿霉素等,并将水温提高至
28度─30度。
{白点病}:
热带鱼的病例中,约有80%为这种白点病。症状开始时,在鱼的身体或
各鳍上面,出现白色斑点。其传染力极强,如不及早发现治疗,不久就会布满全身,而至死亡。
治疗方法:在水箱中加入适当浓度的甲基蓝、食盐水、福尔马林等,并将水温提高至28度─30度。
{夹尾病 }:
成因/病症:有很多原因能导致夹尾,包括鱼只紧张或感到其它不适;水质恶化等。
疗法:一般的情况下,每十公升水下三汤匙盐便可以治愈;不过要留意鱼儿夹尾是否其它疾病的症状之一。如果是的话便要对症下药了。

{凸眼症 }:
成因/病症:突眼只是一种外观上的病征,除了眼睛突出,还会有白蒙现象产生,严重时眼睛还会脱落。但突眼的病鱼不会马上死亡, 甚至在眼睛掉出之后,还可继续存活。 一般而言,突眼症常与腹水病等合并发生,如何让突眼现象痊愈,目前没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常使用的药剂是抗生素,口服药浴皆可,其治疗方法与腹水症疗程相同。腹水症和突眼症大多与水质变差和水中有机物过多有关,既然在药物的投用治疗有所困难,还是将水生环境管理良好来得重要。尤其是种了水草的水族箱, 更应加强过滤器的效率,减少水中的死角为要。
疗法:换二分之一的水并将滤材换新;在20公升的水中加入250毫克的氯霉素,直到症状消失为止。或以市售品牌SERA治细菌治生虫药、美利坚灭菌灵或福鱼素抗菌灵。

{眼球白浊病 }:
成因/病症:一种是眼球表面出现白浊,这是由于水质恶化造成的。
另一种是眼球的中心或是附近产生白化的现象,甚至长出白色棉絮物。这种大多是因为营养不均衡造成的,或是眼睛受创伤遭到细菌感染所致。
疗法:第一种情况应将鱼缸的水换掉1/3,并维持恒定的
?度,数日之后就会好转痊愈。
第二类情况必需用药物治疗,以水溶性的青霉素或
?类专用药剂来隔离处理,如Azoo、Tetra、Hagen等等的治细菌剂直接治疗,在进行药浴同时需提高水?。细菌性眼球白浊其复原会比较慢,可能要需3-5个月才能有好转。

{细菌性鳃病及烂鳍病 }:
成因/病症:初期病鱼在鳍及鳃部边缘呈乳白色;更严重一点的,鳍及鳃部都已破败。身体所分泌的粘液增多,鳍及鳃部到末期大部份都会变黑,而细菌性烂鳍病多导源于水质管理不善。
疗法:每20~25公升的水中加入250毫克的氯霉素(Chloromycetin);以此剂量持续用药至少四天。和所有的抗生素一样,一定要使用足够且正确的剂量以防止细菌产生出有抵抗力的品系。抗生素往往会造成鱼体内维生素的缺乏,特别是其繁殖所必须的维生素B群和维生素E。故以抗生素治尿时,必需给予额外的维生素补充其不足。而远东地区往往由于缺少药物管制法的约束,而致抗生素不必要的滥用,这可能便是造成许多七彩神仙鱼不孕的主因。或以市售品牌SERA治细菌治生虫药、美利坚灭菌灵或福鱼治烂尾烂鳍药可以治愈。
 
{鱼虱病 }:
成因/病症:鱼虱的直径有3-5mm,常寄生于鱼儿的身体上,由于身体细薄,若不仔细看是很难发现牠们的存在。鱼儿身上一旦有此虫寄生于身上,便会感到奇痒无比,常用身体摩擦岩石,不仅令鱼儿带来莫大的困扰,而且也和锚虫病一样,由于伤口大而容易造成被其它寄生虫或病菌所感染。
疗法:治疗此病的最有效方法是用镊子轻轻地把鱼体中的鱼虱夹出来,当然要小心不要伤害鱼体。驱除锚虫后再把鱼集移到个别的水族箱中轻浸一会药物以消毒伤口。而原来的水族箱最好也用热水或药物消毒。
{ 针尾病 }:
成因/病症:通常发生在幼鱼身上的疾病,尾鳍缩成针状。一般是由于饲养密度过高或喂饲过度导致水质不良所引起的。
疗法:每十公升水下三汤匙盐。留意保持清洁的水质。

{穿孔病 }:
成因/病症:穿孔病的病原体是细菌,刚病发时只见鱼儿身体上一片鱼鳞泛红,渐渐地会扩散开来,最后连热带鱼的筋肉也渗透进去;如情况严重,是很难可以治疗的,即使能够治好,但也会留下疤痕,所以最好可以及早发现和及早治疗。
疗法:治疗此病的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欧克索林酸」为最好,而症状较重的鱼儿,因怕会被再次感染,所以最好能和其它染剂一起使用,效果也会更好。
{水 霉 菌 }:
受伤的表皮产生毛状、丝状菌丝,肉眼所见丝状物即为已死的霉菌尸体,活的霉菌丝寄生在皮肤及肌肉上。
投入适量甲基蓝药水,或将患病的鱼放在百分之一的食盐水、盘尼西林水溶液中,亦具效果。(受伤、搬运捞鱼宜做预防措施)

{水栖菌病 }:
成因/病症:这是由一种名为「盖棉」的真菌和一种霉菌所引起的疾病,因此又称为「盖棉病」。这多半是由于鱼儿外部的寄生虫(锚虫、鱼虱等等)或鱼儿之间的斗争,造成鱼儿身上有伤口,因而让这种菌有机可乘。鱼儿一旦被此菌入侵,身上便会附着一种白色如棉花的东西,若置之不管,鱼儿很快便会死亡。
疗法:治疗此病的最有效方法是把鱼儿放于0.2ppm-0.3ppm「马拉开古林」之类的染剂浸浴,大约持续三至五天即可见效。市面亦有各种可治疗这病的药物售卖,只要依时说明书所示的方法,效果亦不错。

{口丝虫、车轮虫及斜管虫}:
成因/病症:在身体和鳍上出现乳白色附着物;这些寄生虫亦会侵害鳃部,导致呼吸急促。鳍部卷曲;鱼类会坚硬物体上来回摩擦。
疗法:在一公升的水中溶解15克的食盐,让鱼在其内浸洗10~15分钟;再将鱼移入清水或 100公升水加入10cc的 CQD (Come Quick Danger)中,约三~四天后重复此步骤。最后一次治疗时,换掉一半的水。以1公克的叮啶黄( Acriflavine )溶入100 公升的水治疗约10小时。此浓度的Acriflavine非常有效,但是可能会给某些七彩神仙带来极大的紧迫,此时牠们看起来会因此而靠得很近,若有必要,可将牠们移入清水中。或以台湾市售品牌SERA治白点药、美利坚白点病特效药或福鱼素治生虫药可以治愈。
{白云病 }:
成因/病症:病征是鱼身覆盖着半透明的薄膜,细菌生在病鱼的鳃部时,会令鱼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引致死亡,起因是水温急剧变化而产生的.
疗法:治疗和白点病疗法相同,但也可用一些古老方法,用食盐10克溶解于半公升水中把鱼浴于其中.
{ 球虫病 }:
成因/病症:眼球深陷及显著消瘦,病鱼挺起头部,可看见黄色液体自肛门排出,当压下患鱼胃部,此情况更为明显。
疗法:水塘收集的红虫及玻璃虫,常导致鱼患此病,发生肠发炎,此病颇具传染性,不能用药疗治愈,可从保护鱼着手,避免使用红虫及玻璃虫饵料,捞除病鱼,消毒鱼缸。
{丝虫病 (线虫)}:
成因/病症:拒食,粪便呈白色细条状,腹部有些微的肿胀。这些症状已很确切的证明鱼儿被线虫(Capillaria)感染了,但若要更详细的诊断可能就得靠显微镜了。
疗法:在100公升45毫克的 Masoten 中常期浸泡:每天换掉四分之一的水并加入四分之一的 Masoten液,直到正常为止(约三~六天)。最后治疗时,换一半的水,并以活性碳过滤。或SERA治细菌治生虫药可以治愈。
  
{腹水病 }:
成因/病症:初期会看到鱼只呼吸非常急促,等到发病时,每只腹部呈肿胀现象,且随着病情加剧,肿胀情形会愈来愈严重,甚至引发复合感染,造成突眼症或立鳞病,这时鱼只通常已经回天乏术,治愈希望渺茫。
造成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内脏器官因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尤其是消化道感染,另一方个原因则可能是渗透压失调,导致腹部积水。一般而言,如果看到鱼只腹部明显膨大,还没有其复合感染症状时,就应该立即处理,因为腹水症治愈机会不大,而愈早治疗,希望愈大。
疗法:治愈腹水症最常使用抗生素,如氯霉素.富来顿等,一般分为口服和药浴,口服当然有较佳的效果,可采灌食或饲料添加. 浸泡药剂后投喂,其疗程约需两星期,大概投喂7.8次左右,这对单纯消化道感染有不错的效果。不过已经得腹水的病鱼, 通常食欲欠佳,不太爱吃东西了,因此利用抗生素药浴还是最常使用的方法。
早期的腹水症,可用抗生素药浴。通常是以四环素和氯霉素配合药浴。但老实说,治愈的机率很小。
  
{锚虫病 }:
成因/病症:大型锚虫的体长超过1cm,身体细长,头部如船锚一般刺在热带鱼的身体上,故其名「锚虫」。热带鱼患上此病虽不致死亡,但由于伤口大而容易造成被其它寄生虫或病菌所感染。
疗法:治疗此病的最有效方法是用镊子轻轻地把鱼体中的锚虫夹出来,当然要小心不要伤害鱼体。驱除锚虫后再把鱼集移到个别的水族箱中轻浸一会药物以消毒伤口。而原来的水族箱最好也用热水或药物消毒。
{鞭毛虫病 }:
成因/病症:此种寄生虫非常微小,肉眼几乎看不见,而且繁殖能力很强,大部份寄生在鳃部,是一种非常棘手的疾病。被这种寄生虫侵犯到的热带鱼,食欲大减,鳃部的黏液增加,因而引起呼吸障碍,很快便会死亡。水质恶化是这种病的最大主因,所以水质管理是相当重要的。
疗法:治疗此病的方法是把病鱼放于加有「褔尔马林」100-200ppm的水中浸半小时至一小时便可,效果应不错,但由于此病不容易发现,所以往往会延误治疗时机,因延误了热带鱼的抵抗力会逐渐变弱,治愈的机会便微乎其微了。

{鳃病}:
成因/病症:这是由原寄生虫在鱼身,鱼鳍或鱼鳃所引起的疾病,其被感染的地方会发红和充血,一旦侵犯到鱼鳃便会引致鱼儿呼吸困难,甚至死亡。虽然这种寄生虫不是直接侵害鱼体,但若不及时理会的话,很快便会扩散至整个水族箱。
疗法:治疗此病的方法是把病鱼放于加有「褔尔马林」100-200ppm的水中浸半小时至一小时便可。
{烂嘴病}:
成因/病症:鱼儿的嘴及颊部覆盖白色附着物,鳍、鳃、口部最易感染。此病传染力甚强,发病后数天,鱼箱中的鱼儿可能全灭。
疗法:可采用跟水霉菌病相同的治疗法,或早一点涂抹多聚氰就有效。(若短时间内无法痊愈,每易造成抗药性细菌,故使用药剂时宜核对水量及用药量,以正确治疗)
{霓虹灯鱼病 }:
体褪色消瘦、腹部凹陷、体色变淡变浅、肌肉变发亮,有乳白透明膜、行动呆及失去平衡、游泳不正常 。
尚未有已知的治疗法,故当确定有罹患此病,应迅速?其?除,进行消毒清理水族箱。
喂养龙鱼的活食种类及杀菌消毒方法 3:
一,活食种类
1.麦虫和面包虫:
是属于同一种(只是麦虫的体形大面包虫很多)。两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纤维,同时也含有很多的脂肪钙和磷。由于麦虫体形大约有1.5 - 2寸大,所以并不是很适合喂食小龙鱼(小龙鱼可喂食面包虫)。另一点就是,麦虫体表的皮有点硬,龙鱼不好消化。要解决这问题的办法就是,找那些刚脱皮的虫喂食。这样龙鱼就会很容易消化了。喂麦虫的唯一缺点是,每次喂后,都会有很多小小的残渣留在水面上。
2.河虾:
河虾有非常丰富的蛋白质和钙。对龙鱼鳞片损伤的恢复和治疗有很大帮助。河虾头部有刺,如不处理会损伤龙鱼内部器官。所以喂时,必须把刺拔掉。虾壳不要除掉,因虾已很小,再把壳除掉的话就所剩无几了,况且虾壳也是钙质的来源。虾含有天然的红色素,经常喂食龙鱼色会更鲜艳。尤其是红龙,经常喂食红色看起来更迷人。
  
3.小鱼:
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是龙鱼喜爱的食物之一。但含菌较多,强烈要求杀菌消毒后喂食!
4.泥鳅:
营养丰富的活食,龙鱼也很爱吃。由于泥鳅生命力强,喂食前如不处理会对龙鱼造成伤害。所以喂食前先将泥鳅弄晕比较好。但因其体内含黑色素,建议红龙少喂食。
5.青蛙:
含有大量的钙质,可以使龙鱼的骨骼增强。青蛙虽有很多肉,但脂肪含量很少。如果想要让鱼快速成长,喂青蛙最适合。美中不足的是,青蛙本身并没有什么色素不能使龙鱼的颜色变得很鲜艳。体形较大,所以也是一种较难消化的活食。当喂食活的青蛙时,难免会使龙鱼在追逐时撞到玻璃或缸里的东西损伤身体。为了避免这事发生,在喂食前可将青蛙打晕了再喂龙鱼。

6.蜈蚣:
对龙鱼来讲是较好的活食,对龙鱼的发色有一定的帮助,只是成本较高不适合每天喂。蜈蚣是有毒的,难道不怕龙鱼会被毒死?答案是肯定不会!如果你还是不放心的话,可以先把蜈蚣的头或牙切掉再喂,但这样乐趣和快感就会减少许多。
7.蟋蟀:
蟋蟀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其体内含有天然的红色素。可以稍微增加龙鱼的体色。为了龙鱼能摄取接近大自然环境的营养,喂食前可使蟋蟀吃蔬菜(如白菜,生菜之类)或红箩卜(索取天然的红色素)。
 
8.小鲤鱼:
肉多骨少,是龙鱼喜爱的食物之一。由于此鱼脂肪多,所以并不鼓励多喂食,以防龙鱼脂肪增多,免疫力下降。
9.蟑螂,蝗虫等: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其体内含有天然的红色素,可以增加龙鱼的体色。是龙鱼喜爱的食物之一,但要杀菌消毒后喂食!
 
建议:由于不同的活食中含有不同的营养成份,因此建议大家在平日的喂食中,应不定时地更换饵料,且投饵时能一口一口的喂食,使龙鱼养成良好习惯。以避免日后龙鱼养成偏食的不良习惯,进而有拒食、挑食、营养失衡或不良的情况发生。
二,活食杀菌消毒方法

喂活食会有一定的风险!很多时候活食体外或体内都存在着一些致病细菌,而单靠我们的肉眼是很难察觉到这些病菌的。所以某些活食喂多了,龙鱼很容易受感染。健康当然会受到影响,严重的话,也可能会导致龙鱼死亡。因此,在喂食活食前,先活食杀菌消毒是必要的。否则龙鱼受病菌感染的机会会大大提高。
方法一:
青蛙:
用碘水(碘的用量不宜过多)和水搅和后,再将青蛙浸泡,浸泡至少2-3天以上,一天至少换两次水,然后喂龙鱼。
小鱼,小鲤鱼,泥鳅等:
一公升的水加入3-5克的盐(或者用市面上出售的的水族用杀菌剂也可以),至少饲养2-3天后再喂龙鱼。
方法二:
那就是把活食直接放到冰箱里,冷冻收藏起来。在低温环境下,细菌是很难生存的。但是并不是每一种细菌在低温之下都会死亡。有些细菌只是在低温之下冬眠而已。所以解冻之后,某些细菌还是会活了起来。
三,建议
但究竟如何杀菌消毒才是最有效的?这是我们广大龙鱼爱好者最最关心的!!!以上见解只起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我们鱼迷的前辈,各位尊敬的版主和养龙多年的大家,不惜身份,不惜自己的经验和专业见解。给我们广大龙鱼爱好者指出:专业性,权威性,适用性的活食杀菌消毒方法,提高广大龙鱼爱好者的养龙水平(我想这也应是鱼迷的宗旨)。提升鱼迷的人气!提高和维护鱼迷的专业性!权威性!


提示: 游客身份不能浏览全部内容,请注册一个帐号,并以此登录后继续浏览!

 

相关主题:

转帖虎跃龙潭的龙潭新兵写的《龙鱼饲养技巧杂谈》

北京转让印尼超血王血红龙鱼23厘米5000元

在网上查阅资料时看到的!希望大家喜欢!积温”=龙鱼寿命【转贴】

龙鱼资料

转龙潭——龙鱼三组手术

好资料,顶一下
QQ:34404804(远方的太阳)
21036188  天涯(新疆草虾鱼群)1
20302318  天涯(新疆草虾鱼群)2

TOP

不错啊,支持一下

TOP

TOP

强噢,,

TOP

相当好的学习资料,收藏了
梦想这东西和经典一样,永远不会因为时间而褪色反而更显珍贵!

TOP

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

TOP

好东西,学习了

TOP

好帖子,顶

TOP

很有意思啊
爱养鱼,酷爱鱼!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