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hskzw 于 2010-9-27 19:54 编辑
【中文名称】美国草莓海葵
【英文名称】Urticina lofotensis
【所属类别】 珊瑚软体类 海葵目
【详细介绍】
分布:大西洋东部、北海、波罗的海、太平洋东北部沿岸,水深O一60公尺的水域。
特征:与一般海葵没多大差异,但它具有较奇特的肉突.数量也较少,很少附著在任何表面上。基部约有f2公分宽.高度更达,2公分以上,具有至少6.R分以上的触手。色泽多变,主要以红色调居多·於夜间活动时,看似一个红色球形体,上面布满很多明色调的斑点,如:白色、蓝色或红色.且都呈直线排列。
习性:喜独居或各株至少距离20公分以上,喜好平静、凉爽的水域,常楼息在石头、岩壁、桥墩或贝壳等坚硬部位上。
繁殖:不明
食性:小虾、贝类海蚌、鱼肉及冷冻饲料。
水族箱环境:适合于水温10-18度,海水比重1.022,光照30000流明。
中文名称】地毯海葵
【英文名称】Stichodactyla mertensii
【所属类别】 珊瑚软体类 海葵目
【详细介绍】
分布:印度洋、太平洋海域,科摩罗群岛至日本富士岛间水深1—2旷公尺的水域。
特征:体型硕大,满布触手,和长须紫地毯海葵非常相似,几乎无法分辨:因二者体内的触手都是2公分,体外为5公分.形状都是钝状呈手指形,颜色全都是褐色呆的。偶尔也有些特殊品种的触手有著黄色的尖端。它们的触手均可以同时摆动,不过当危险来临时,就可以清楚地分辨出它和地毯海葵的不同。它们对地面的附著方式及力量也所不同,而且本品种的口部有不太明显的波浪型边缘.全身伸展时·边缘或多或少会有一点卷曲。颜色界於白色、紫粉色及棕色之间.也会因,单细胞共生藻的影响而使颜色有所改变,不过大都为暗色调。不规则的足部呈白色,和它奇特的体型倒颇为相配的。圆筒形的躯体极富弹4生,躯体下部是白色肉身间有红橘色或紫色斑点,上部则是灰色或灰绿色.布满肉瘤,体长约为1.5米。
习性:独居,在其躯体上会有许多寄居的小鱼,需要间隙很深的石缝用以藏身,通常只看得到它那长满角蜀手的口盘。
繁殖:不明
食性:小虾、贝类海蚌、鱼肉及冷冻饲料。
水族箱环境:适合于水温23-27度,海水比重1.022,光照30000-50000流明。
【中文名称】长须紫地毯海葵
【英文名称】Stichodactyla gigantea
【所属类别】 珊瑚软体类 海葵目
【详细介绍】
分布:印度洋、太平洋海域,红海至所罗门群岛间深度2—20公尺深的水域。
特征:躯体下半部色泽明亮光滑,上半部因满布肉刺及寄生藻类而显得稍暗一些。每一条肌理上最多有十颗肉突,嘴盘部多皱摺。中央没有触手只因周围皱摺太多,所以无法看清楚.它的每一条触手看起来都很类似:方向整齐且顶端都呈钝头形。外部的触手长2公分:内部则为5公分·有时所有的触手都会同时以震动的方式移动。其刺丝胞毒性及足部附著力均很强·因此触手常畲附著在口盘
上,以防受伤。
习性:喜欢单独生长在珊瑚暗礁,至少需1O公分厚的沙地或鹅卵石地,以便能让它迅速钻入。
繁殖:不明
食性:小虾、贝类海蚌、鱼肉及冷冻饲料。如果喂人工饲料,每周至少要喂食一次。
水族箱环境:适合于水温22-27度,海水比重1.022,光照50000流明强光带。
【中文名称】彩色地毯海葵
【英文名称】Stichodactyla haddoni
【所属类别】 珊瑚软体类 海葵目
【俗名别名】汉氏列指海葵
【详细介绍】
分布:印度洋、太平洋海域,红海至日本富士岛间水深4—40公尺的水域。
特征:嘴部细小呈球形,其上覆盖著短触手(呈发射状.但是稀稀疏疏的,每一撮只有一、二条),成五撮排列在边缘。触手上有明显的刺丝胞组织.好像黏在躯体上一般,但是很容易拔下来。躯体为透明或呈白色、黄色、绿色、紫色的光泽.上面满布著肉突。嘴部有时直接搭於地面,有时略为离地,口盘部不包括触手其直径就有75公分长。可藉由寄居其上的寄生藻类宋补充营养.其刺丝胞毒性很强,但人们的皮肤碰触却不会疼痛。如果受到攻击或威胁时,它会视敌人的距离远近而射出一种乳状液体,使得水瞬间变得白且混浊,于是它便可趁此机会让攻击者陷入盲目,其足部可深入地面40公分深。
习性:独自生长于珊瑚礁或软质海底面多寄居生物及虾类共生。
繁殖:不明
食性:小虾、贝类海蚌、鱼肉及冷冻饲料。如果喂人工饲料,每周至少要喂食2-3次。
水族箱环境:适合于水温22-26度,海水比重1.022,光照50000流明强光带。
【中文名称】拿破伦地毯海葵
【别名】向定隐丛海葵
【英文名称】Cryptodendrum adhaesivum
【所属类别】 珊瑚软体类 海葵目
【详细介绍】
分布:印度洋、太平洋海域.红海到马克萨斯岛之间5公尺以内的水域。
特征:口部边缘有一隆起的突出部,口里有一层浓密的小肉垫,且长有分叉的触手。躯体上部有成排成列又具黏性的小肉突,外部色泽可谓五花八门:躯体下部是黄色调:上部是紫红色,其上的小肉突为黄色,其他部位则有白色线条及绿色、白色的肉突。口部很小,直径仅1公分.口部的构造很紧密.颜色也是 分抢眼的:或黄或白或绿或紫,光采夺目。
习性:喜欢楼息在珊瑚礁或沙堆下的石缝、岩石底部,以便固著及藏匿。喜欢独居,也和小丑鱼及清洁虾共生。
繁殖:不明
食性:小虾、贝类海蚌、鱼肉及冷冻饲料。
水族箱环境:适合于水温23-27度,海水比重1.022,光照50000流明强光带。
【中文名称】芦荟海葵
【英文名称】Aiptasia mutabilis
【所属类别】 珊瑚软体类 海葵目
【详细介绍】
分布:地中海、大西洋东部(从普利茅斯到几内亚湾)水深1-50公尺的范围内。
特征:躯体的色泽显现为黄褐色,不透明且体表上大都带有黄色斑点,体腔形状好似白色细胞所编成的管状物,口部位于体腔上半部,长度约为6公分,它有136条触手,触手尾端都呈尖形,而且每一条触手都是透明带有斑纹,不规则地排列在躯体的上半部,它有二种大小不同的种类:较大者如前面所述的色彩变化多端,喜欢藏匿在石缝或石块下,活跃在水深50公尺的海域;另外一种较小的多生活在水深5公尺的浅水区,因属于海水含盐量不稳定的地区,所以本身耐盐性极强,甚至能在环礁内的盐水洞内存活,色泽常受单细胞寄生藻所影响·整年都变化——冬天变成暗绿色;夏天则是透明的红绿色相间。
习性:喜欢单独生活在岩缝或石堆下。
繁殖:不明
食性:小虾、贝类海蚌、鱼肉及冷冻饲料。
水族箱环境:适合于水温18-24度,海水比重1.022,光照50000流明强光带。
【中文名称】翡翠海葵
【英文名称】Aiptasia diaphana
【所属类别】 珊瑚软体类 海葵目
【详细介绍】
分布:地中海50公尺以内的水域范围。
特征:透明带灰绿色的足部直径有2公宽;而圆筒型的躯体则高4公分。成长完全时,全身有96条触手,长度约为4公分,有时长度还能延伸成数倍。触手也是透明带绿褐色,有些许斑纹:至於嘴部则呈十字形,中间为体腔口,非常容易辨认。体色随著季节不同而改变:5月-10月的温暖季节呈绿色或黄褐色或红色:11月起变成银灰舶的绿色:到了,12月,气温降到12度左右时,它会舍弃身上的触手:而当气温降至8—9度时,就会死亡。到了隔年春天·温度回升至15度时.它会又开始出现并繁殖:夏天来临又开始展露活泼的色泽;6月一到,温度在20度以上时,便长出了新的触手。
习性:喜欢附著在石块或岩壁上,有些品种喜欢生活在一起,远远望去好似“草地”一般。
繁殖:在水中容易繁殖,虽然在秋季会释出精子、卵子于水中.行有性生殖,但在每年5月-10月、水温20度时,其足部四周会长出小芽,这些小芽会长成另一个个体,此为无性出芽生殖。通常它们畲选择水面下1.5公尺、安静的水域下造行繁殖。
食性:小虾、贝类海蚌、鱼肉及冷冻饲料。
水族箱环境:适合于水温18-24度,海水比重1.022,光照50000流明强光带。
【中文名称】透明海葵
【英文名称】Bartholomea annulata
【所属类别】 珊瑚软体类 海葵目
【详细介绍】
分布:加勒比海、大西洋西部、百慕达至南美洲海域,水深1-40公尺处。
特征:拥有将近2OO条的触手,色泽呈现明亮的黄绿色或蓝色,触手略为譬曲或是呈螺旋状。躯体色泽随著单细胞藻类而有所改变,全长约为30公分,包括口部及触手等。
习性:居住在珊瑚礁岩石表面的小缝或空隙,大都生活在海草丛表面的硬质地面上,有时也会寄宿在空的海螺壳中,它们甚至可以将躯体缩至海壳螺中,缩到几乎看不到为止。
繁殖:不明
食性:小虾、贝类海蚌、鱼肉及冷冻饲料。
水族箱环境:适合于水温22-27度,海水比重1.022,光照50000流明强光带。
水流: 中
兼容性:安全
性情:有一定攻击性
食性: 肉食性
难养度: 一般
种属: 珊瑚,腔肠动物门(刺胞动物门),珊瑚虫纲,六放珊瑚亚纲,海葵目
【中文名称】绣球海葵
【英文名称】Metridium senile
【所属类别】 珊瑚软体类 海葵目
【详细介绍】
分布:北极圈内水域、大西洋东部海域、北海、波罗的海及太平洋东北部水深1-20公尺处。
特征:尽管它外表色泽多变(有白色、黄色、橘色等),但仍极易辨别出来,因它有开口很深的口部,繁细的触手及完整的颈部(位于下半部触手的上方)。
习性:属于庞大族群的生活方式,常附着于坚硬的岩石或岩层表面.而且一附着就是好几年。
繁殖:行有性生殖,亦能行无性分裂生殖,有时它在地面缓缓爬行,遗留的一些脚也能再生成新的一代。
食性:捕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它会释出中肠丝用以捕获猎物。
水族箱环境:适合于水温15-19度,海水比重1.022,光照50000流明强光带。
提示: 游客身份不能浏览全部内容,请注册一个帐号,并以此登录后继续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