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转贴]柱狀病(1):病徵與診斷

P大博客

本文是P大翻译自德國網友票選第一名的德語水族網站的文章,并不代表译者的观点。




德國網友票選第一名的德語水族網站


前言


在多子小瓜蟲(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所造成的白點病之後,
柱狀病要算是觀賞魚最常見的疾病了.
不論是賣場或私人的水族缸,
都有無數的各種魚類感染這種疾病,
縱使目前對於柱狀病已有相當的認識,
很遺憾目前仍舊沒有更好的方法來治療.

孔雀魚是第一個受害者......


孔雀魚、滿魚、劍魚、摩利魚等等卵胎生鱂魚常常是第一個受感染的對象.
同時也幾乎沒有任何一屬或一種的魚類能免於滑走性細菌(Flexibacter columnaris)或類似細菌的感染.

在世界各地使用不同抗生素來對抗這個細菌從未間斷過,
可惜其成果都很靠不住.
細菌對於抗藥性的產生速度飛快,
不論在水族館的販賣缸或家裡的飼養缸,
具抗藥性細菌品系的傳染目前也極為嚴重.


病徵與診斷


很遺憾的是柱狀病的病徵並不一致.
無論如何,
通過仔細的觀察,
我們還是能夠察覺水族館中哪些魚出現了可疑的徵兆.

第一個症狀是「縮鰭」,
搖搖晃晃的游動方式,
以及無動於衷地躺在底床.
類似的症狀也發生在亞硝酸中毒的時候,
然而只要測量亞硝酸就能夠加以區別了.

滑走性細菌(Flexibacter columnaris)的典型感染:縮鰭、搖搖晃晃的游動方式或者無動於衷地呆在底床.




柱狀病最有名的症狀是卵胎生鱂魚的「白口症」.這隻魚的發炎現象已經相當嚴重;魚鰭的基部與肌肉也受到感染.此時任何的搶救都已經太遲了.


當柱狀病感染內部器官,引起眼睛後方體液的聚積,進而造成了「突眼」症狀,這並不罕見.








最後的三張照片是柱狀病感染在不同階段時肌肉組織的表現。
當病程進一步發展時,
就算強效的抗生素有無法治癒了。
這些病魚應該立即移除以減輕其苦痛。
如果病魚還待在水族缸內,
會遭到其他魚隻的啃咬,
也使得其他的健康魚隻遭受感染。



許多其他種類的魚隻如老鼠魚,
感染的部位位於鬍鬚、內部器官和肌肉組織。
根據 Amlacher 所著的「魚病手冊」一書,
滑走性細菌(Flexibacter columnaris)出現了不同的致病性菌株。
根據我自己的經驗,
幾乎沒有診斷過傳染性特別強的細菌。
很多時候敏感的魚隻幾個小時內就已經死亡,
然而因為胡亂投藥而導致死亡的情況並不罕見,
例如含有硫酸銅的藥品會加速鯰魚的死亡。

在相位差顯微鏡底下的滑走性細菌(Flexibacter columnaris)模樣,是一種格蘭氏陰性桿菌,在經過一段時間後會附著於蓋玻片上,並且產生擺動運動。


對滑走性細菌而言最理想的溫度是 28 - 30 °C,
水族愛好者通常一懷疑到細菌性感染時,
便想到了把水溫升高。
這是一種既荒唐且不負責任的意見,
因為病菌在溫度升高之後發展得更快速,
而溶氧量也會顯著的下降,
細菌也就在鰓部快速散佈開來,
進而形成黏膜並且造成魚隻的呼吸困難。
此時魚隻已經注定要急速結束生命了。

不止卵胎生鱂魚會感染到滑走性細菌與類似的病菌。這隻燈科魚也遭受嚴重的細菌性感染(「爛口症」)。到了這個地步幾乎沒有機會痊癒了。





Ich danke Herrn Bernd Kaufmann für die Zustimmung der chinesischen übersetzungen.

發表於 2007年9月18日 08:37

提示: 游客身份不能浏览全部内容,请注册一个帐号,并以此登录后继续浏览!

 

相关主题:

转:您为啥看帖不回帖?

[转贴]柱狀病(4):治療

[转贴]柱狀病(3):預防

短鲷与水草(网络资料)

关于神奇宝贝钠型软水树脂,求教。

谢谢分享

TOP

请教版主,我的红剑有一条和你说的证状一样,刚死去,其它现在没事,会传染吗?如何预防。谢谢

TOP

这里有预防的,可以看看:



TOP

此病的防治采取换水等手段,切忌不能给鱼升温。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