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T5  
管的直径是16mm(5/8"), 故名T5, 比T4稍粗一点, 但T5是技术成熟的照明产品, 有国际标准, 对光度.色温.光效等技术水平有一定的规范。  
特点  
一:16mm直径, 较细,成本较低  
二:三波长, Ra>80  
三:用教少水银, 比较环保  
四:和T4一样,也属节能型,但不同一般节能型,一开灯就可以直接达到最高亮度  
因为比较细,一般T5灯架会有3-5枝光管。
1.jpg

TOP

T5HO  
管的直径同样是16mm,但HO是指High Output,一种更高输出的T5光管,又名超T5管,  
光度很强,极受欢迎
2.jpg

TOP

T8  
也就是家庭日常使用的光管型号,管的直径是26mm,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厂家用这个型号发展出多种类型的光管,比如极光管,超光管,专用水草灯管等等,占用位置较多,需要震流器,一般很少用作DIY,但有专门水族用灯架出售,所以很多人会选用
70_tSDqTPI41jLW.jpg

TOP

PL  
新兴光源,实际不脱萤光灯光源体系,而只是直管型灯管的缩短应用。如一支直管型灯管36W(120cm长),PL光源同36W则折弯缩至32cm长左右,是以原36W直管太阳灯流明3250Lm可平均照射于120cm长范围内(下),PL光源36W灯管流明2900Lm则集中照射于32cm长范围内。所以,此类新兴光源应用于水族有其加强光量的集中效果,但依然有不少问题:  
一:灯管尺寸规格仍难敷水族市场应用  
二:PL灯管光源辐射热过高  
三:PL灯管光源仅一种太阳灯型,光谱不完全,色温不稳,有待改良。
3.jpg

TOP

卤素灯  
水族照明中的重量级器材。具有高度的穿透力,光线强度可达水深1米,最适合高度较高的缸使用。分别有150W、175W、250W、400W、1000w,一般情况下,使用150W也足够。缺点是热力十分强,使用必须十分注意通风,附近不可有易燃物,亦要小心烫伤皮肤,一般应悬挂于离水面50厘米以上。而且由于光度强而集中,因而,照明范围狭窄,一般一个灯胆只能有效照射1米之内范围,如果缸很长,就需要几个灯头了
4.jpg

TOP

由于水族用卤素灯架十分昂贵,亦有不少玩家会选择自己DIY卤素灯,就是去一般灯具城买的广告卤素灯架,然后再到水族市场买适合K数的卤素灯胆。外型虽然没有那么美观,但价钱是便宜了很多很多
5.jpg

TOP

夹灯  
可以夹在玻璃上,可任意调角度,一般尺寸小,只适合微缸和医疗缸,还可以放在缸底柜做照明用
6.jpg

TOP

紫外线杀菌灯 (UV灯)  
一个几乎密封的容器,水流经其中,内有紫外灯照射杀菌,水流要缓慢,照射时间越长 杀菌效果越好,有各种瓦数(5w, 9w, 11w, 12w, 18w, 24w, 36w, 55w 等)按鱼缸水量选择,使用较大瓦数效果会更好。它能杀死原虫细菌,浮游生物和藻类,但又会把NO3转变为NO2,而且热量较高。注意千万不要将外壳破坏,被紫外灯照射时间长了可能会导致人和鱼失明。每天使用杀菌灯的时间在半小时左右为好。最好在底缸过滤系统中使用,将灯安置于底缸中。另外,其他种类的灯具常标示有“杀菌”字样,都是骗人的,有杀菌功能只此一家。
7.jpg

TOP

养过几个礼拜的水,如果滤槽中的玻璃环等滤材上出现淡淡的褐色,让我们庆祝吧,硝化来了。如果没有,也不用太伤心,经过这几个礼拜,水已经老化,虽然肉眼还看不见,不过硝化确实已经存在了,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开始考虑我们的目的了:鱼。  
不过在这之前,我们还要确定一件事情,缸里究竟能养多少鱼呢?  
鱼类的数量直接和缸里的含氧量挂钩,含氧量和鱼缸的高度无关,只与水面面积相关,因为氧气是通过水表来溶解到水中的,所以,我们还是可以大概的计算出来我们能养多少鱼  
每2.5厘米长的海水鱼,需要300平方厘米的水面面积;冷水性淡水鱼需要190平方厘米;而热带性淡水鱼则需要75平方厘米。  
举个例子,一个长60厘米,宽30厘米的缸,水面是1800平方厘米,那么可以养15厘米的海水鱼,23厘米的冷水性淡水鱼,60厘米的热带淡水鱼。再以这60厘米的热带淡水鱼为例,可以是4条15厘米的鱼,也可以是10条6厘米的鱼,但超过这个总长度的鱼量,必然是生存在一个不那么舒服的环境,健康度自然将受到考验。所以,下鱼之前最好能先计算一下,不能因为喜欢而大量购鱼超过鱼缸的负荷
8.jpg

TOP

顺带一提,很多鱼友喜欢用气泵来增氧,认为只要气泡多就会氧含量高,我们来理解一下气泵工作的原理,气泵通过气管和气石推出大量气泡,不过,这些只是空气而已,所以,水中的气泡并不能增加氧气含量,当气泡上升到水面并破裂,破裂的一瞬间会将水的表皮撕裂,而氧气就在这个时间进入水中了,所以,波动起伏的水面更能带来大量的氧气,这也是滴漏(溢流)等过滤方式比上滤、滤桶等过滤方式更适合硝化生存的原因,因为在滤槽中由上而下的水流表皮不断被扯裂,所以会有更多的氧气。  



接下来自然是买鱼了,购鱼需要注意一 不要买刚进商店的鱼,等检疫和观察期过后再买;二 初养者不宜养珍奇、昂贵、难度大的鱼;三 不要买看上去不健康的鱼,这种鱼很可能有不治之症;四 群居性的鱼应该在同一群鱼中选购;五 一定要弄清楚鱼的习性,不要混养区域性太强的鱼,也不要把食草性的鱼和水草同养;六 购买前一定要弄清楚鱼长大后的体形会有多大,对水质是否有特殊要求;七 不要购买体型相差太悬殊的鱼一同饲养。  



购鱼之前,最好能准备一个检疫缸,以后也可以充当医疗缸和繁殖缸,这一样东西十分有必要,但很多人都不那么在意。检疫缸不需要太大,新鱼回家最好不要马上放到主缸,应该在检疫缸生活1个礼拜以上,观察情况稳定而健康后才放入主缸,免得可能出现问题而把我们辛辛苦苦养成的一缸水一夜之间败掉。检疫缸虽然小,依然需要基本维生设备,一个小小的上滤是应该的,如果鱼体较大,也应该增加一个气泵,灯光可以不要,只要你能清楚观察鱼的状况。  



鱼回家后,不能直接下缸,因为还有两个步骤:对温和对水。几乎没有任何鱼类可以毫无困难的从一种水体转移到另一种水体,迁徒性鱼类除外,所以新鱼回来后第一件事就是把鱼连装鱼的袋子一起放入缸里的水中,袋子不可解开,这样持续半小时左右,以让袋中的水和缸中的水温度达到一致,这就叫对温。然后我们应该把缸里的水舀出半盆,解开袋子,把袋子里的水倒点出来,再把盆里的水装点进去,一开始的比例应该小一点,然后约每10分钟交换约10%的水,一般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完成,较敏感的鱼类时间应该稍长点,期间要注意一旦鱼有缺氧症状就要用气泵打足氧气。对水完成后,盆里和袋里的水已经混为一体,用网把鱼捞出来放到主缸,对水留下的水全部不要,以防带入病菌和藻类。  



新鱼终于下缸,这个时候的鱼刚到一个新环境,需要时间来适应,由于紧张感和对水的比适应,可能表现出无精神或亢奋的状态,不要去管它,一般鱼类都需要3-7天去适应新环境,期间应该少开灯,尽量让鱼尽快适应,这期间不可喂食,一个是怕食物污染水质引起体弱的鱼死亡,一个是让鱼保持饥饿感而在适应后顺当开口进食。等到3-7天适应期过后,开始逐渐延长照明时间,开始3小时,2天后5小时,再2天后7-8小时,进食也是如此,开始只须极少的喂一点,以后每天逐渐增多直到达至正常的量(正常的量是指鱼在5分钟内吃完食物,并且达到7分饱,依然有进食的欲望但肚子已经饱满)。当灯光和进食都已正常后,恭喜你,你已经在规律的维持你的心爱水族世界了。  



最后就是日常的维持了,在硝化十分理想的情况下,我们的缸里还是会逐渐积累硝酸盐(NO3),在一般情况下,我们都需要借助换水来解决,而且不要以为自己的水质很好就可以偷懒不换水,或许你的水质可以维持半年不用换,但是一旦NO3的问题爆发出来,换来的就可能是一缸生物全部死光,或者硝化系统在一夜之间崩溃掉,病菌疯狂发展。所以,养成规律定期的换水习惯,每个星期换水一次,视情况而换1/5或1/3,把一切可能的风险减到最低。然后就是关于用药的问题,虽然如果能严格按这个帖子的步骤去打理一个缸,病毒生存发展的机会会是十分的小,不过我们还是应该有准备,万一鱼得病了,我们尽量不要把鱼药直接放到主缸中去,而应该把病鱼捞出来在医疗缸里治疗,因为盐和各种鱼药不仅能杀死病菌,同样会杀死硝化菌,只是严不严重的问题而已,硝化也是一种菌,能抵抗盐和药物的细菌虽然有但是也不多。越强的药如福马林,就会破坏得越严重。如果一定要在主缸下药,最好完成治疗以后再在主缸中建立一次硝化群落。  



这个帖子主要是写给新手看得,可能写得比较长,而且不是很全面,但是希望新手们可以耐心的看完它,相信了解了这些内容后,应该可以比较容易的成功养好一缸漂亮的鱼,最主要,少走弯路少花冤枉钱,大家看完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和我一起探讨一下。另外再说一次哦,本贴有很多图片和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果原作者发现而且介意请马上跟我说,我一定马上擦除哦。  
PS:希望大家都能养出健康漂亮的鱼
转自观赏鱼吧~  作者:小虫不飞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