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提灯】
产地:坦湖(特有种)  
种类:共有4种-较常见有O.ventralis(蓝帝提灯)、O.nasuta(黄金提灯),O.boops较少见  
环境:岩石交错水域(O.ventralis)、岩石沙地过渡区(O.nasuta)及陡峭岩区(O.boops)  
身长:约15公分,O.nasuta最大可达20公分,雌鱼约12公分  
食物:杂食性偏藻食性,人工饲养可用薄片、颗粒饲料、活饵  
水质:23~28℃,硬水10~15dH,pH8~9.3  
鱼缸:200公升以上,3尺缸以上较好,需要沙及扁石块  
性别:雄鱼多为蓝、黄、咖啡、黑颜色,腹鳍延长末端有鲜黄假卵,雌鱼多银白偏绿、淡黄、灰  
特征:公鱼腹鳍延长末端有鲜黄色假卵,O.nasuta鼻端肉垂突起(公鱼特别明显)  
繁殖:口孵繁殖,单由雌鱼负责为一夫多妻制,O.ventralis公鱼通常会维持一小范围的领域、并在其中挖小坑当作繁殖处所,在天然环境中有时无法挖沙坑,则公鱼会在岩石上以细沙薄层来标定区域,当有母鱼游经公鱼领域时,公鱼便会开始展现鲜艳色彩来吸引母鱼,若母鱼已经成熟便可能受公鱼诱导而在特定点产卵,公鱼会先以拖长的腹鳍上的假卵(拟卵器)来标示定点,一面以抖动的方式重复经过该处,几次后母鱼便会在定点上产下1颗卵,随即回头将卵衔至口中,数次后母鱼母鱼可能游开,此时公鱼便会再次尝试将母鱼诱回,数次后母鱼口中便含满卵,一次产约10~60颗卵,由母鱼口孵,孵卵的母鱼会远离公鱼聚集成群(实际上公鱼也会驱赶母鱼),4~5天便孵化,但约2~3周才会释出能自行游动觅食的子鱼,可以丰年虾无节幼虫或捏碎饲料喂食,约8~9个月便可显现色彩。一般认为公鱼的假卵是在于引诱母鱼把它误认为是卵,在尝试将假卵拾起时公鱼就受刺激而释出精子使卵受精,但有人认为是公鱼在定点上已经先释出精子,母鱼产卵时随即受精,个人在实际经验中觉得应该是公鱼在抖动时就释出,而非母鱼吸假卵之故,有时母鱼会先自行产卵含卵,最后才在公鱼的诱导下吸入公鱼所释出的精子,在人工环境中若公鱼受干扰过多,忙于驱赶他鱼而无法引导母鱼在定点产卵,则母鱼所含卵便无法受精,在此种情形下母鱼在3天内便会吞下或吐出卵。其它同属生殖方式亦大致相同  
描述:提灯是广为人知的坦鱼,或许是因为公成鱼身上浓郁的体色,最常见的是蓝色,但是也有偏黄、黑、褐甚至是虎斑的的品种,一般最常见的个体是蓝色系的O. ventralis(蓝帝提灯),其次是偏黄色系的O. nasuta(黄金提灯),由于成长的提灯具有领域性,所以在混养数不多的情形下,达到一定体型后便会开始有个体间的争斗,尤以公鱼为甚,这种争斗虽然不是非常严重,但却会造成强弱分明,长期下来弱势个体最后便可能紧迫致死,而国内贩卖的亚成鱼皆为开始出现第二性征的公鱼,这种争斗便常无法避免,即使仅养一只,也常会因为领域性随成长而日益增强而对其它鱼造成威胁,不得不放弃饲养,其实只要较大的缸子及摆设上能化分领域,或是以较多体型相近的鱼来混淆视觉,欣赏提灯的美也不是太麻烦的事,一般建议从3公分左右的幼鱼饲养起,不但能减少将来成鱼的纷争,也能有机会获得母鱼来尝试繁殖,但以繁殖为前提时最好分批由不同来源取得以减少近亲繁殖机会,若是直接购买成鱼饲养则纷争在所难免。  
蓝帝提灯O. ventralis算是提灯中唯一生活于汹涌水域的提灯,住要分布于坦湖的中、南部:从东岸坦尚尼亚的玛拉加西河以南、赞比亚全境的沿岸,到刚果境内沿线一直到Tembwe岬都可发现数量庞大的族群,已知有不少地域型而且多数已被引进到玩家手中,南部的变异种一般都以『蓝帝提灯』(Bright blue Ventralis)的名义在买卖,而这些品系也的确都有着亮丽的蓝色,彼此的分辨方式在鱼身上的黑色标记:如常见的Chituta个体为体侧有数个黑点。蓝色变异种分布的南部地区的两侧区域则可发现黄色品系,如东边坦尚尼亚的Mamalesa岛及Samazi、西边刚果的Kapampa附近,在黄色品系更北的坦湖中区东西两岸则散布着黑-白参杂的品系  
通常公的O.ventralis会在上层水域护卫着岩石堆的一小块区域或大石块的一角,其领域算是相当大,其直径通常有2~3公尺,但仅同种公鱼有攻击性的驱逐行为,雌鱼则通常是群居性的,群体常超过500只聚集在岸边觅食浮游藻类,即使是在繁殖时母鱼亦会保持这种状态,根据人工养殖环境中的观察,他们在口孵时并非完全不进食,通常会以细微食物颗粒为食,而在天然环境中口孵的母鱼很少摆动鳍,或许是为了保持体力以及避免太显眼,当口孵其结束时母鱼会群集在浅滩同时释出子鱼,子鱼很快就会集结成一大群,通常在浅水处靠水面数公分处活动,幼鱼常和其它种坦鱼的子鱼混杂在一起,如蓝珍珠将。  
O.ventralis是草食性的,不论幼鱼以致于成鱼皆以浮游藻类和着生于岩石的藻类为食,其肠子是体长的3~4倍,可以肯定他确实是是素食者,有德国玩家曾提出一份给提灯的色拉食谱,个人曾尝试使用但是效果并不好,但亦有人认为他是杂食性并喂予水蚤、丰年虾等食物。饲养O.ventralis 是要相当的空间,主要当然是公鱼的好斗性,Ad Konings提出最少要有5尺的水槽才足敷需要,且最好将数只小公鱼与一成年公鱼的繁殖群混养较好,如此一来成鱼便可以表现出保持最佳色彩,水槽设置则需区分出岩石及空出一片沙地,或者以一扁平石块来替代。

[ 本帖最后由 shgqzdf 于 2008-8-1 11:06 编辑 ]

黄帝提灯

20080220_0f17060f02072757c6bc0Xkby26rKGnp.jpg

黑提灯

20080220_3e2c977ec8b4e7af6d6alApxuCx7wT3A.jpg

20080220_88fcb5039ebf066ea653np5rg7cfWDyI.jpg

兰帝提灯

20080220_b93a61f281e3ade85fcbjl34lL4YGu4W.jpg

金黄提灯

20080220_e333d1aab3d644bef6f94IqVwppRh7DW.jpg

TOP

【女王】
环境:岩壁浅水域及岩石区
身长:6~12公分(随种类不同,雌鱼最大8公分)
食物:杂食性,人工饲养可用薄片、颗粒饲料、活饵
水质:24~27℃,硬水8-25 dH (12),,pH7.2~8.5
鱼缸:60公升以上,2尺缸以上较好,需要石块堆栈
性别:公母鱼无明显差异,成熟公鱼额头略突起,稍有隆背(高身)
特征:具有延长的七弦琴状尾部,鳃盖边多有黑色斑(黑色部分:T型-女王,V型-N. splendens,山型-N. pulcher,无-N.gracilis、N.falcicula,点状-N.crassus)
习性:群居性,整群至少有数千只甚至超过10万
繁殖:基质繁殖型,多在洞穴产卵,约可产100~200颗卵,一夫一妻~多妻
描述:俗称燕尾的N属鱼可说是种类繁多至少包括7种数十种地域型,而且多混生在一起,这类鱼可说是相当成功的鱼种,大部分地区皆可见到其庞大的族群,主要生活在7~15公尺的岩石区,最被人所注意的是女王及红格燕尾,他们在群落形成及繁殖行为上形成有趣的习性,整群中的每只鱼在觅食时是随意游动但每一只皆有自己的躲藏处。每一对配对亲鱼以相邻的对鱼守望相助来护卫领域,这种共同合作的情形有助于配对关系的维持,孵出幼鱼往往和前一代鱼同住,而未发情的鱼则在离繁殖处较远的外围巡游,形成群集的保护伞,每当有危险时都是由这些外围鱼只发出危险讯号给其它鱼只,如此可避免繁殖的个体遭受突如其来的危害,而被掠食者捕食的个体多为没有繁殖的『哨兵』,因此对种族延续的危害便可降至最低。
燕尾算是养坦鱼的入门鱼种,因为他耐养易繁殖,但是因为他们独特的社会性,使得他在混养上让许多人伤透脑筋,养到最后往往有一大半缸子被他们占去,使得他们因此被归为『流氓』之列,但撇开这层不谈,它的养殖成就感是相当高的,而且因为体型不大又有飘逸的体型,因此若单独饲养倒是可以满足不少人的期望,看他们亲戚一大群的集团也是很有趣的

[ 本帖最后由 shgqzdf 于 2008-8-1 11:08 编辑 ]

女王燕尾

20080220_0e080a912c3dfb66bb39JAvXB7AHqHzm.jpg

橘黄燕尾

20080220_254745e59d9bd8b98f531ui5eBRiKFuH.jpg

黄金燕尾

20080220_d9f13cf6f9da4da7e184aVqgHdWRhj0a.jpg

金衣女王

20080220_f6eba940312f35517395167tZ1ar7stU.jpg

TOP

呵呵,干嘛呢,给谁挖坑呢?
好图啊,超喜欢兰波,哦,麻疙答,啥时得弄条整整撒^.^

TOP

学习到了一些....

TOP

转贴处缺少我们喜欢的航母的资料,我又找了一个

航空母舰学名:Benthochromis tricoti 原产:非洲东部的坦干伊克湖。一般成鱼体长20-25公分。适合水温:23-28℃。水质要求:总硬度(gH):9-11dGH,酸碱度(pH):7.2-8.5。
      坦干伊克湖里的新秀 1948年之前,由于发现航空母舰的人,对它的品系不甚清楚,将它划分在Haplotaxodon属的慈鲷里,直到时候1948年,马克斯.柏尔博士经历一番研究之后,才追溯出航空母舰的来历,将其命名为Benthochromis tricoti,国内中文名称为“航空母舰”。Benthochromis是其属名,这一属是新品种,未会发现过,马克斯博士是根据他的特性和地理上特殊性,来为它命名。Bentho这个字在希腊文里,是深度或深的之意,也就是因为 航空母舰生活在湖面下40公尺深的地方才用这个字;而tricoti是来自tricot这个字,tricot是肋骨结构的型态以及身体上有细丝纹之意。 在《坦干伊克湖与其生态》一书里,它提到在坦干伊克湖里,航空母舰身上的色彩是多样化的,这点可信度不高。航空母舰被输出贩卖时,蒲隆地北部和赞比亚南部的鱼,色彩几乎是相同的,不会因为在 坦干伊克湖的北区或在哪一区,它们的颜色就会不一样,或许,书里说的是另一属Benthochromis melanoies。 在1948年,马克斯.柏尔博士将Benthochromis tricoti和Benthochromis melanoies描述为Haplotaxodon属。但随后他又发现,其实在萨伊中央所发现的鱼种和湖的周围所见的是不同的。所以,在1986年,他再次将这2种鱼重新分属,航空母舰才被赋予新属名:Benthoehromis。起初,辨别航空母舰和Benthochromis melanoies的区别在于鱼吻部位较短,体型较小,而且头部和后颈部有黑斑,鱼身上也没有水平的线纹 。 航空母舰作为坦干伊克湖里的新秀,以异军突起的姿态袭卷慈鲷市场,到底是什么样的魅力,使得航空母舰能够吸引慈鲷爱好者的目光,又是什么样的原因,让航空母舰的身价高居不下呢?
      身价昂贵的航空母舰 航空母舰开始出现于国内的水族市场应该只是一、二年前的事,渐渐地受到慈鲷爱好者的青睐,逐渐被购回饲养;然而,航空母舰的昂贵身价是无法避免的。航空母舰是坦干伊克湖里高价位的鱼种之一,原因和其生活的水域有关,整个坦干伊克湖平均深达7502公尺,而航空母舰是生活在40-150公尺这层水域,这样的深度使得捕捉过程添增了许多困难。水压是一个原因,这使得捕捉航空母舰的人 必须承受着生命的威胁,航空母舰最大的群落生活在近100公尺的深度,而且,以目前当地所拥有的潜水设备未必可以克服这样的问题。再者,另一个问题点是在鱼的身上,要把航空母舰平安捞上岸也不容易,随着水压的变化,航空母舰自身的鱼鳔会随着压力减低而胀破,体内其他的脏器也会因此被挤出体外。基于这些阻碍,捕捞过程所须耗费的时间、财力及技术成本,自然而然就转嫁到 水族消费者的身上了,就算是市场需求增加,也不会影响航空母舰的销售价格。 另外,航空母舰的雄鱼比雌鱼更易于捕捉,因为雄鱼有域性,它们会占领有岩层的地方做为洞房,并且击退其他入侵者;而且,在交配季节会守着它的领域,就算一开始被捕捉鱼只的人吓跑,过一会儿还是会游回来,而航空母舰的雌鱼就不同了,它们会成群结队地游动,受惊吓后不见得会游回到原来的地方,它们的警觉性之高,由此可见,所以要捕捉到雌鱼是很难的,除非是已经在雄鱼已准备好的洞房里交配,才比较好抓,因此能捉到雌鱼是很幸运的。 航空母舰是一只纤细、脆弱的慈鲷,有些在带上岸的减压过程中,就会死亡;甚至在被捉到的时候就会丧命,所以后来捕捉航空母舰的人将他们装在装备良好的容器才带上岸,航空母舰会比较强壮,且较能适应环境的改变。
      大空间的生活环境 就像其他口孵型的坦干伊克湖慈鲷一样,航空母舰的生存环境不需要太复杂的配备,只要空间环境大一点就可以了,因为,听到可别被吓坏了,航空母舰最大可以长到大约20-25公分长呢!这个长度包含了由尾骨延长的尾鳍,而航空母舰的这个部分几乎和身体等长,它的尾鳍长得很特别,就好像是坚琴的形状。所以,要把航空母舰放在较大的水族箱里饲养,才能见到这幅景观,这也就是叫它们作“航空母舰”的原因了。 航空母舰习性温和,可以安心地把航空母舰和其他相同性情的鱼只混养。如果和它们一起混养的鱼只较其凶猛,航空母舰可能无法呈现出最佳状态,如身体的颜色和体态;最重要的,是喂食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与其他鱼只混养,要注意一点,先前有提到说航空母舰非常脆弱,所以,它们极可能会因为遭受压力及感染疾病就轻易地死亡。 在喂食方面,你可以用水族市场上贩售的各种饵料来喂航空母舰,饵料的内容也要常常变化,活饵、人工饲料以及含有额外添加营养成份的饲料都要交替喂食,这样有助于航空母舰的发育、健康。如果想要繁殖航空母舰,就一定需要喂食它们吃含有高蛋白成份的饵料,这样能够调整航空母舰的身体的体质,更易于它们繁殖。 
      繁殖过程 对于任何一位观赏鱼爱好者来说,繁殖子代是最大的挑战,特别是一些珍奇的观赏鱼品种或是别人都繁殖不出来的鱼种。当然,航空母舰亦身列其中。 在交配繁殖的过程中,起初,航空母舰的雄鱼会先占据一块较大且扁平的物体做为地盘,类似像扁平的岸边,或是倒置的花盆顶端。求偶时,雄鱼会不停地在雌鱼面前摆动鱼鳍,这个动作会持续数天。接着,当雄鱼用胸鳍环抱住雌鱼,雌鱼会在雄鱼的地盘里休息 ;此时,雄鱼会努力动雌鱼产卵。这样的动作亦持续数回;接着,雌鱼开始产卵,一次会产大约1-5颗直径约3厘米的卵 ;很快地,雄鱼会游到卵群的上方,用腹鳍摆动水流,使它的精液能完全流向鱼卵,以确保卵能够全部受精;然后,雌鱼会回来并啄受精的鱼卵放在嘴巴里……这样的过程会持续到雌鱼不再产卵为止。 在原产地,航空母舰的孵育期对仔鱼来说会比较长,在雌鱼的口中,还可以常常看到长度在3-4公分的仔鱼;然而,与人工饲养的条件对比之下,雌鱼口中的仔鱼大约只长到1公分,就得离开母亲自力更生了。因为在原始环境里,为了避免航空母舰的仔鱼还没有机会成长,就变成掠食者的佳肴,雌鱼会待仔鱼长大一些,才让它们离开。

[ 本帖最后由 shgqzdf 于 2008-8-1 11:19 编辑 ]
ur21cS4vaI1_gxbAQKqmGogr.jpg
航母1.JPG

TOP

养好航空母舰可能不是很容易,要想繁殖绝对是个挑战。
这次进了两条,都没想过能否繁殖,只要能养出状态我就满足了,一步一步来

TOP

航空母舰如果繁殖成功可就发达了!慢慢努力吧! 耶!

TOP

好贴!支持1

TOP

如果是养马鲷和坦鲷的鱼友们,水质是否达到野生环境标准了,只有具备了这点繁殖才会好,成活率高,我用的是JBL(德国)的矿物盐,每次换水时添加到新手中,这样一般PH值可以达到7.5-8.5(坦鲷),8.5-9(马鲷)。我正在尝试,买了一盒64元!!
本人原来养过蝎子、蜘蛛、陆龟(苏、豹、缅陆、辐射、印星),现在开始养鲷鱼了!!

TOP

好贴子 学了很多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