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分享] 布置水草缸地知识(转载)

水草造景缸是否一定要铺设底肥
    在植物学上,氮为叶肥--鱼的排泄物可提供;钾为茎肥--腐草可供;磷为根肥--过多会使藻类泛滥,且水草的根只是固定用,并不太重要。但是水草可使用的氮肥并非什么形态都可以吸收,有些可以吸收却不能使用而成为累赘。最常见的例子为亚硝酸盐,水草不能利用,必需以硝化细菌还原成硝酸盐后才可以利用、吸收,因此硝化系统在此又是一个重要角色了(请参照硝化菌为什么重要一文)。钾肥为水草所需之多量元素,也是一般水草液肥中常见的成分。通常不要把水草的枯枝败叶去掉, 这是个不错的钾源。包含铁质在内的微量元素是很重要,但在添加时不能多,以免造成对鱼只的毒害。一般的液肥(液态肥料)中多少都含有铁等微量元素。基肥是一种铺设在水草造景缸砂层下面的固体肥料,基肥中除了含有大量微溶性微量元素的无机盐,更多的就是水草生长必需的铁质。 水草造景缸却并不一定要铺设基肥才种得好水草,这是因为水草的整体植物体表面都能够从水中直接吸收养份,尤其是水草的叶片吸收养份的能力和效率远比根部要强。相比之下,根部以固定母体为主,所以不见得非要在砂层中铺设基肥。 但是毕竟铺设基肥总有好处:它不但可以供水草根部吸收,还可以溶入水中供水草的茎叶吸收。并且水草根部能分泌一种根酸,从而分解一些难溶性基肥并从中吸收养分。 当然一些纯粹用鹿角苔、矮珍珠或者可以在沉木、岩石上攀附生长的铁皇冠、黑木蕨等水草为主题的水草造景缸就更加不需要铺设基肥了,但是平时也是需要添加液肥补充生长的。
常见置景石的种类
    饲养一缸热带鱼,假若不经过美化布置,而只是一缸清水,几条游鱼游于水中,会使人感到单调和乏味。为了加强观赏效果,鱼缸中的美化布置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尤其是公共场合,供广大游人欣赏的地方就更要加强缸内的美化布 置。鱼缸的美化布置,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就象盆景的艺术制作一样,既要层次清楚,布局合理,又要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决不是杂乱无章,草石乱堆,要给人一种美的艺术享受。 鱼缸置景就象制作盆景或点缀园林一样,首先要选择理想的置景材料。一个漂亮的园林,一个高雅的盆景,首先要看奇峰怪石。怪石历来都是艺术家们置景的重要材料,如南方造型小巧的园林、桂林的山水,都离不开奇峰怪石。鱼缸内造景借鉴了这些巧夺天工的手法。 在大自然里,用于鱼缸置景的怪石种类很多,没有一定的特殊要求,可以根据个人的爱好和审美观点去自行选择。例如南方的笋石、斧辟石、钟乳石、太湖石、珊瑚石、以及五颜六色的卵石、芦管石、岩浆石等等。有了造型奇异、美观理想的怪石,还要配上几株生长茂盛的漂亮水草。这样,在你的面前就会出现一副天然的水底生物图,给你的生活增添极大的乐趣。
常见置景石的种类
1、太湖石 产于江苏省太湖,一般南方的园林多用此堆叠成假山置景。太湖石无尖 棱角,表面较光滑,形状怪异多变,石色一般为灰白色、也偶有色青而黑的。此石宜作一些大型水族箱置景,种植大型水草,颇有南方苏杭园林的味道。
2、斧辟石 色青灰或黑灰,可开凿成较大的奇峰异岭。显得景色奇伟壮观,再配上几尾游鱼,种上几棵水草,真可谓巧夺天工。此石置景适合于大型鱼缸。
3、石笋石 有灰色和紫褐色两种,质地软中有硬,产于江西、浙江交界处,来源较少,非常珍贵。石笋石造型奇特,细长直立,似雨后春笋,用此石置景,有一派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味道,风趣别致。石料断裂处常有棱角,需打磨光滑后使用,适用于中型鱼缸置景用。
4、珊瑚石 是一种海洋腔肠动物化石,有白色、红色两种,形状怪异,有的象鹿角、有的象一株小树,形态各异、美妙绝伦。珊瑚石适合于小型鱼缸置景。如能得到大株珊瑚,置大型景也别具一格。
5、卵石 是山石经过长期的冲刷而逐渐形成的,光滑而浑圆,大如标盘,小如雀卵,色泽有黑、白、红、紫、黄、灰、褐等色。置出景来五颜六色,十分美丽,尤以南京雨花台的雨花石更为著称于世。适于小型鱼缸置景。
6、贝壳 海洋生物的外壳,种类繁多,如大海螺、扇贝等等,形状奇异,造型美观,五彩缤纷,堆叠于水中,就如同在海底世界一样,适用于小型鱼缸置景。
水草造景设计
水草设计
    在我国许多园林小品中,植物设计必须具备有科学性与艺术性两方面的统一。那就是既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性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的构图原理,体现出各植物个体和群体的开幕式美,以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水草的设计也一样,也要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何谓科学性?就是要了解水草的色彩、水草的姿形以及各种水草在原产地的环境特点及其生态习性;又何谓艺术性?也同样是通过艺术构图,采用夸张的艺术手法,表现出各种水草个体和群体的形式美。让人欣赏后,马上就会联想起某一地区的风情风貌。由于我们种养的大多不草都是来自欧美,西非以及东南亚等地区,因此,在水草造景设计上也要体现各地区水域特色的万种风情。不过,园林植物的造景是有一定法则可循的,如多样与统一、协调与对比、韵律与节奏以及均衡原则,也可以将这些法则借鉴和运用到水产造景中去。巧妙地充分利用水草的姿形,色彩、线条进行有机的构图,通过水体生物环境的变化,造就一幅生动迷人的水底绿色生态图。
1、多样与统一 水草的种类繁多,它们的姿形、色彩、线条、质地都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多样性也大。如何在构图设计上,使之保持一定的相似性,并得到和谐统一,这就要借鉴和运用多样与统一的法则了。如果我们将众多的水草都布置在方圆不过1m2的水箱中,就会显得变化太大、杂乱无章,失去美感。但也不能为了统一,就采取简单机械、没有变化的搭配,这样又显得单调呆板。所以,要掌握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的法则。 在水草造景中,要有前景、中景、后景和侧景之分。前景要配植1-2种低矮的水草,像鹿角苔、莫丝、罗贝和、地毯草、矮珍珠等,体现出水草的群体美,有一种统一感;景应配植较长的水草,如宽叶血心兰、绿柳、红柳、细巴戈、香菇草等,在这些水草中可先把-3种(每种5-7株一丛,或10-15株一丛不等)来种植,与前后景相比,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富有层次和变化;后景与侧景则应配植长的且线条丰满的水草,如大宝塔、红丁香、虎耳草、红蝴蝶、红松尾、乌拉寺皇冠等,衬托着前景和中景。这样,运用统一与变化的原则,使得景色显得更加生动壮观。
2、协调与对比 水草造景设计和园林造景一样,也要注意植物间的相互联系与配合,从中找出姿形、线条相近的水草种植在一起,让人有一种柔和、舒适的美感。如在中景或侧景,选种一些绿柳、蔺草、细巴戈、水芹叶等,在姿形和线条上能产生协调感。相反,用差异和变化的手法,可表现出对比的效果,使人产生强烈的刺激感。如在一片空旷的前景后面,种上5-7株一丛的红柳或红蝴蝶,与绿色的前景和后景相映衬,色彩上一冷一热的强烈对比,使小景突出了主题,烘托了气氛;再加上一群五彩斑斓的热带鱼穿游水草丛中,这一静一支的对比,给人以一种兴奋,热烈和奔放的感受。
水族箱里的布置

提示: 游客身份不能浏览全部内容,请注册一个帐号,并以此登录后继续浏览!

 

相关主题:

大家来认识下什么是硝化菌!(转贴)

本人不用硝化细菌,但是与大家分享一下硝化细菌的六大误区

要切实的把水养好。

降低水位在鱼病治疗中的作用

养鱼先养水

良好的水族箱装饰中,最基本的重要先决条件是拥有丰富的水草种类,以及生长情况良好的水草,当然也会有人不赞成这种类型的最完美水草水族箱,因他们十分憋视廉价的水草。但是通常栽植廉价水草的水族箱,都能吸引众人的目光,赏心悦目。多年前,大部分的水族箱均只种植3、4种水草,甚至有些只种植一些单相的水生植物。今日,在我们的最完美水草水族箱中,我们非常赞成种植多种热带水草,并且将之作为装饰及调节水质之用。在我们装饰水族箱之前,让我们先说明几项重点: 1) 不要使用自然的光线。 2)尽可能不要使水族箱能整个看穿(如以水族箱来隔间) 3) 水族箱的宽度应大于其高度。 4) 水族箱必须有正确的照明设备。 一般而言,当我们欣赏一个水族箱时,通常都是先由表面欣赏起,然后才是背面的缸壁处。所以若是我们要以一些呆板的材料来装饰,一般我们会先考虑表面,然后才是背面的缸壁,就欣赏角度,背面缸壁有2种装潢的方式: 外部:水族箱背面可以选择黑纸,或是图片;另外也可以在水族箱的背面放一个林木制的平面,上面装饰着软林木及一些陆生植物,经由这些材料的轮廓来产生一些景深效果。但是由外部来装饰水族箱背面有一个最大的缺点,那是容易滋生藻类,这些藻类所赞成的问题很大,因为这些地方很难挤着,所以也很难清理,而且也因这些藻类的生长,使得背面可爱的装饰消失得无景无踪。 内部:这种方法非常实用,而且经过主宰效果良好,我们只要在水族箱内部,后方壁面的前方,放入黑色泡棉背景板,上面再放上软木即可,不过泡棉背景板会水面中飘浮,故必须粘贴在背面的玻璃上,这种背壁可以钻孔,可在其间栽植水生蕨类或是苔藓类。但是因为时间的关系,这种背景板也会逐渐成为装饰品的一部分,所以也很容易被藻类所盖住。 火山岩十分适合做为装饰水族箱的背面景致,因为这种石类可以很容易的以矽来粘着,某些木材如英格兰摩木、松脂木或红树木等会有一些波纹,也很适合当作背景之装饰用。而使用矽来粘附时,必须等3小时后才能在其上方补其它物质,若能等2-3天的话,粘着效果会更好,其寿命也会更长。
草缸水流
    水流的重要 水流的发生多经由过滤器而产生,而水流的强弱要依水草的种类而定,太强的水流会使水草折断,水流太弱会产生死角,则藻类容易滋生,水质容易混浊。过滤器的大小也要适宜,过滤器太小所过滤的水量不足,藻类就容易滋生。因此要选择适当的过滤器,滤水量每小时2~5次(注意依实际鱼只拉便量来定滤水量的次数)。过滤水流的功能 过滤的水流有两个重要的功能:
1.过滤功能: a.可以过滤浮游生物。 b.可以过滤杂质及藻类苞仔。 c.滤材生存中的硝化菌,可将妨碍鱼只生存的有毒氨、亚硝酸盐转换为低毒的硝酸盐,亦可减少藻类的滋生。 d.可使水质稳定清澈。
2.养份输送:使养份均匀的分怖到鱼缸中,无死角,使养份均匀,水温均匀。过滤流量的选择 如何选择适当的过滤器呢? 先检视水缸内的养殖状况,来决定水流循环的次数。 a. 纯水草缸,未饲养鱼只----每小时水循环两次。 b. 水草缸中饲养小型鱼只----每小时水循环三次。 c. 水草密植,鱼只密集-------每小时水循环四~五次。
    依实际养鱼的密度(鱼只大小之拉粪量)。 过滤流量的计算 配合水草缸的大小,来决定过滤器的流量。如水草缸中饲养灯科鱼,水缸大小为100公升,则每小时需有300公升的滤水量。 在计算流量时,请注意当过滤器启动过滤一段时间後,会有污物阻塞滤材,减低水的流量,因此除要定期清洗滤材外,在计算流量时,要乘以一点二倍,较为合适。因此以上述之100公升水草缸中,饲养灯科鱼,需要每小时300公升×1.2倍=每小时360公升的过滤的流量。
水草的几种造景主流
    水草造景的构思上,可以灵活地选择许多不同品种、不同生长习性的水草组合搭配,从而可以很方便的根据各人喜好,栽培技术的不同轻松设置出景观布局不尽相同却美丽各异的水草造景。 从专业角度的眼光来看,水草造景却又因为不同的造景风格被大致定义为几种造景主流:   
日本式水草造景:细腻的造景构思,严格的水草叶型搭配,使得这种风格的造景犹如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格局,无论从任何角度观赏都显示出清丽脱俗的美艳。  
德国式水草造景:在高科技水族设备的支持下,能够充分展示出水草近乎自然的生长状态,并且开放式的展示格局可以更为方便的从水底、水面、水上三个不同的空间角度欣赏到各种水草的生长变化,景观构思显得粗旷、凌乱,但是仔细欣赏之余就会发现造景布局上显现出别具一格的自然美。     
荷兰式水草造景:品种各异的水草在被称之为“黄金比例分割法”的基本原理下巧妙的栽植,严格的栽种定义和色彩,品种的搭配使得这种方式的水草造景更具有层次分明的立体感,以致于“黄金分割比例法”栽种法则成为国际水草造景评比的评分准则之一。  
台湾式水草造景:宝岛台湾在水族技术领域发展上也是得天独厚的,在水草造景方面更是博取众家之长,并且在造景过程中大量选取栽培难度系数较高的品种,在展示完美景观的同时,也体现出极深厚的水草栽培技术功底。  
区域性水草造景:根据水草的原产地的地理环境所不同而运用各色原种水草塑造,模拟出当地水域的自然水生景观。
南美风格水草造景:以大型皇冠草类水草为主景,用沉木以及纤巧靓丽的有茎水草和同样原产的鱼类共同勾勒出南美古老、神秘的亚马逊河流域的某个水域景观。
西非风格水草造景:大量的沉木、岩石、水榕类水草以及可以在沉木、岩石攀附生长的黑木蕨,加上著名的西非慈鲷科鱼类轻松展现原始、狂野的西非水域。
东南亚风格水草造景:椒草、水兰、墨丝、铁皇冠等水草搭配小型的鲤科、脂鲤科鱼类,塑造出亚洲各国各不相同的水域风情。
    在以上几种已被定义了的水草造景技术原理基础上,再加上各人喜好,大家都可以设计出自我风格的水草造景。其实,最主要是自己喜欢就可以,又何必堕入俗套呢

TOP

学习了~~~很珍贵的资料,感谢楼主!

TOP

感谢分享
QQ-5586451

TOP

学习了,技术贴,必顶
漂泊青春~

TOP

顶一个`````````````````````
QQ:3777720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