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戊二醛简介()
戊二醛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具有杀菌谱广、杀细菌芽孢效果可靠、杀菌作用受有机物影响较小、对金属腐蚀性小等特点,适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的消毒与灭菌,尤其是内窥镜的消毒灭菌。
物理化学性质
戊二醛是一种饱和五碳二醛,分子式为C5H8O2,纯品为无色或浅黄色油状液体,有微弱的醛气味,易溶于水和醇,戊二醛水溶液呈酸性。戊二醛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可长期贮存,商业出售的戊二醛通常是质量分数为2%、25%、50%的酸性溶液。消毒用的戊二醛通常为2%的碱性溶液,酸性溶液在使用之前需活化(碱性化)。碱性条件下戊二醛不稳定,易聚合成多聚体,pH≥8的溶液通常在4周内失去活性,活化的碱性戊二醛使用时间不应超过两周。
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
戊二醛杀灭微生物的机理还不清楚,可能是自由醛基与细胞壁中的氨基酸结合,使得微生物无法摄取养分与排出废物,从而引起微生物的死亡。戊二醛与蛋白质和酶的反应速率取决于溶液的酸碱度,在pH4~9范围内,随着pH值的增加,反应速率增加。
影响戊二醛杀菌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
(1)浓度和作用时间:随着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杀菌作用增强。但质量分数低于2%的戊二醛溶液,无论怎样延长杀菌时间,也不能取得可靠的杀细菌芽孢效果。因此,杀灭细菌芽孢需用质量分数大于2%的戊二醛溶液。
(2)溶液酸碱度:酸性戊二醛的杀菌作用明显低于碱性戊二醛,但随温度升高差异逐渐减小。在pH4.0~9.0范围内,随着pH值的增加杀菌作用增强;pH7.5~8.5时杀菌作用最强;pH>9时,戊二醛迅速聚合,杀菌作用迅速丧失。
(3)温度:在较低温度下也有杀菌作用。随温度升高,戊二醛杀菌作用增强。
(4)有机物:有机物使杀菌作用减弱,但有机物对戊二醛杀菌作用的影响比其他消毒剂小,20%小牛血清和1%全血对2%戊二醛的杀菌效果基本无影响。
(5)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其他理化因子的增效作用:聚氧乙烯脂肪醇醚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戊二醛溶液中加入0.25%聚氧乙烯脂肪醇醚配制成的强化酸碱性戊二醛,稳定性和杀菌效果都明显提高。超声波、远红外线与戊二醛有协同杀菌作用。
提示: 游客身份不能浏览全部内容,请注册一个帐号,并以此登录后继续浏览! |